姜诗的妻子因为替婆婆到六七里外的江里取水,不巧碰上大风,没能按时回家,导致姜诗的母亲口渴难耐,就被姜诗责备并遣回娘家。
这样的事如果发生在现代社会,男子简直会被骂得体无完肤。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虽然这些伦理规范在今天看来显得不近人情,但在当时却是合理的意识形态及制度规定。
所以,发生在东汉末年的《孔雀东南飞》故事中的人物身上也不可避免地留下了时代的烙印。不管刘兰芝、焦仲卿本身对这种文化是否认同,他们没有足够的力气,也根本没有理由去反抗制度的约束。
而焦仲卿母亲、刘兰芝哥哥的霸道、独裁行为在当时也无可厚非,因为他们只是在理所当然地行使社会赋予他们的权利——制度强暴与亲情绑架。

陆游《钗头凤》
同样的悲剧,也在距离东汉两千多年后的唐代重演。
诗人陆游和唐琬夫妻二人感情深厚,但唐琬不为婆婆所容,被婆婆休弃。后来,陆游另娶,唐琬也再嫁了。有一次,陆游春日出游,偶然和唐琬再度相遇。
唐琬以酒肴殷勤款待,忆起往事的陆游十分伤感,便题词《钗头凤》一首: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词中“东风恶,欢情薄”对破坏美满婚姻的封建制度表示了强烈的抗议。相传唐琬看见此词后不久,便抑郁而死。
这样的爱情悲剧,都因为儿媳不为婆婆所容而起。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如同一句死亡咒语,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专横的封建家长制无疑是千千万万爱情悲剧的导演,甚至夺取了无数条无辜却又执着的生命。

刘兰芝、焦仲卿
爱情悲剧的伏笔:战乱时期,普通家庭的婚配
刘兰芝被婆家压迫,她的父亲却始终不见身影。为何在家庭中拥有绝对话事权的两位父亲不能好好沟通?
焦仲卿的家里有焦母、小姑、焦仲卿,刘兰芝家里出现了刘母、刘兄、刘兰芝,唯独少了在故事里本应扮演重要角色的父亲们,这两人到哪去了呢?
据不完全的文献资料分析统计,东汉人口的峰值超过6000万。而公元220年三国开始前后,因为战乱,人口几乎减少了三分之二,仅有区区2300万。
当时的古诗词也有相关记载。初平三年(192年),诗人王粲逃往荆州避难时,写下“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诗句;曹操在汉末群雄的角逐中,也在《蒿里行》一诗中记录道: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寥寥几笔,写尽了满目疮痍,生灵涂炭。

焦仲卿、刘兰芝
作为《孔雀东南飞》爱情悲剧发生地的庐江,当时的局势也是同样的动荡不安,战乱不停。一旦战争来临,每个家庭中的成年男性就会应征入伍,生死由天。
所以,文章中没有提及双方父亲的最大可能便是:他们因战乱或因疾病死去了。
让我们一起看看文章中与之呼应的一些细节。
在刘兰芝哥哥劝她改嫁时,刘兰芝回答道:“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古代一直有“在家从父,父死从兄”的女训,如果父亲在世,刘兰芝首先应该听从父亲的意见。
同样,焦仲卿与母亲诀别时说:“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儿子离开后,母亲不是应该还有丈夫相伴?此处暗示了焦仲卿的父亲已不在人世。
在失去顶梁柱的焦家里,只有母亲、儿子和妹妹。能想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