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系列必然和偶然事件的交错中,“大清”最终取代了“大明”。
继而逐步统一全国,成为继蒙古族建立元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大一统的政权。
这个历史现象,可以说是事物的发展必然,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天命。
“大清”到“中国”之名的蝶变历史贡献
中国古代对“正统”问题十分重视,尤其是在王朝替代时确定道统、法统等方面,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
改国号为“大清”之后,清朝后来也并未一直使用这一个国号。
在国际交往中,清朝还正式使用过“大清帝国”、“中华大清国”、“中国”、“中华”等国号。
例如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朝和沙俄签订了具有现代国际法性质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其碑文上写有:“大清国遣大臣与鄂罗斯国议定边界之碑……凡山南一带,流入黑龙江之溪河,尽属中国……中国所有鄂罗斯之人,鄂罗斯所有中国之人,仍留不必遣还……”
当时清朝的首席代表索额图的全衔是:“中国大圣皇帝钦差分界大臣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
在这里,用了“大清国”、“中国”国号。
这是以国际条约的形式,第一次将“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清朝在与美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望厦条约》中,首次出现了“中华大清国”的国号,在结尾注明了“中华”国号。
国号也是国与国之间交往的一种信息传播工具,是一个国家的名片。
清朝这种将几个国号混用的行为,实际上也得到了当时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
晚清时期,许多国家在翻译的时候,将“大清”和“中华”等国号都统一译为“China”。
而且,清朝也逐渐引入西方现代文明概念。
例如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确定"黄底蓝龙戏红珠图"(即俗称的"黄龙旗")为国旗,宣统三年(1911年)确定《巩金瓯》为正式国歌。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国号到国旗,还是进行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清朝进行了近代化的探索和改革,在向一个现代意义的国家蝶变。
然而,天命有限,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
清朝经过传十二帝、享国近三百年而覆亡。
“大清”也由此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有国号的封建王朝。
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走向鼎盛,综合国力远胜于以强盛著称的汉唐,取得了我国历史上朝代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
同时,国家空前统一,疆域辽阔,生活着50多个民族。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使得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国的格局最终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