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里,大家都说基德啊、勒布朗啊有四分卫的大局观,就这意思。
顺便,皮彭和伯德还被认为有橄榄球安全卫的意识,这个用足球的比喻,就好比说他俩是足球里的自由人,补位能力强。
最早,像1880年的规则下,四分卫是不许向前的。1906年美式橄榄球才允许向前传球,但当时流行的还是地面进攻持球冲锋。
打个篮球的比方:四分卫传球进攻,好比是篮球里组织后卫主打的快攻 三分球;跑卫地面持球进攻,好比是阵地战内线强攻。
早年四分卫无权时,比赛也就打得很闷。1920-1932年期间,传球进攻和地面进攻之比是1比3。1920年代,2/3的NFL比赛是0比0收场。
1933年后情况改变。首先,本来规定四分卫必须在线后五码这点取消了,然后未完成传球也不会被判失误了。1940年,四分卫希德-拉克曼用T形战术,带着熊队打了红皮73比0,然后大家流行起T形进攻了。1940年代,四分卫解放。
当然并不是说四分卫就变重要了。米尔特-普鲁姆在1969年退休后说,球队一般只在三挡(实在不行了必须抢距离)或者偶尔一档时用用传球进攻。大概到1970年代四分卫才真正成为球队核心。从那以后,传球进攻才热闹起来。
1977年吧,平均每场传球码数是283码,1979年是409码。
2015年是场均487码。嗯。
用篮球举个例:好比是,以前大家都强攻内线,肌肉冲撞。
后来,开始给组织后卫权限,刷反击和三分球了。
四分卫就这么起来了,到了如今的地位。
四分卫既然是指挥官,当然是一个,比起其他位置,相对不需要肌肉,而更考较经验、判断、记忆、视野的位置。
有个不算好的例子:2013年,67%的NFL球员是黑人;但是:82%的四分卫是白人。这事引发过种族争议,但也多少算个侧面证明。所以一般四分卫都是白净甚至文秀的思考者大脑。
下面这照片,丹佛球迷都认识:22号是跑卫CJ安德森,173公分101公斤,冲锋陷阵用。
18号是四分卫曼宁,196公104公斤,高个子视野宽。
(随便挂个哏:说到丹佛野马队了……《南方公园》的粉丝都懂)
领头那个7号,就是丹佛野马超级四分卫约翰-艾尔维。看他的站位,就了解他重要性了。
他老人家职业生涯传出五万一千码,300次传球达阵,历史前七。
当然万事在变。到现代,四分卫当然也不尽是传球了,也需要变全面了。就像足球中里克尔梅和鲁伊-科斯塔这类古典大师日益稀少,篮球里也没多少斯托克顿了似的;足球里需要博格巴和比达尔,篮球里需要勒布朗和威斯布鲁克。
四分卫里,也有爱冲的了。当初文斯-杨读大学时,2006年玫瑰碗,传球40次传出267码,跑阵19次冲出200码,而且绝杀达阵。
这就好比:威少爷担当主控,单场得到36分16次助攻。连传带投都有了。
上赛季NFL,佩顿-曼宁作为经典四分卫,打了10场,传球331发完成198次,自己冲了6次,冲出去-6码……这就好比:一个NBA老式组织后卫,每场15次助攻但投篮2次的感觉,还是传统指挥官。
布法罗的蒂罗德-泰勒14场传球380发完成242次,自己冲了104次568码。好比是一个NBA组织后卫,每场18分10助攻,连跑带冲一起来。
曼宁是白人,196公分,104公斤。这是传统四分卫的身材:汤姆-布雷迪193公分102公斤;二十年职业生涯得到508次达阵的法老188公分102公斤,传奇四分卫乔-蒙塔纳188公分90公斤。
传统四分卫不需要太壮,但需要身高,如此才有视野和传球角度。
而我刚才说的泰勒,183公分100公斤。矮墩墩的肉球:因为他得多冲刺,必须矮壮。
拉塞尔-威尔森,180公分92公斤。上季传483次成功329次,然后亲自冲出去103次推进553码。冲击型四分卫都得这个身材。
上季进攻第一人牛顿,198公分117公斤,传495次成功296次3837码达阵35次,自己冲了132次636码达阵10次,最长47码。铁塔身材。连传带冲的全能四分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