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月儿明,阖家欢乐闹元宵
滚元宵,包汤圆,团圆饭桌围起来
赏花灯,猜灯谜,游园灯会逛起来
踩高跷,扭秧歌,锣鼓喧天闹起来
从吃元宵到逛灯会,从佳人有约到全民狂欢
一个闹字,把春节的气氛推向高潮
曹雅欣老师带您走进元宵节课堂,一起聊聊元宵节那些事

曹雅欣
青年文化学者
北京华夏明德传统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
正月,是农历的第一个月,所以叫“元月”;而夜晚又叫做“宵”,古人认为,在正月里最值得庆祝的一个夜晚,就是在新年第一次月圆的夜晚,那是第一次象征着圆满和收获的夜晚,也就是,正月十五的夜晚。
所以农历正月十五,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最为重要的传统佳节,叫做“元宵节”,也称“上元节”。

为什么又叫上元节呢?这其实源于道家文化。
道教有三官,是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所以与此相对应的,就有三个节日。
天官的诞生日正月十五,称为天官节,也叫上元节;地官的诞生日七月十五,称为地官节,也叫中元节;还有水官的诞生日十月十五,称为水官节,也叫下元节。这三个节日,合称为“三元”。
那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虽然我们前面说了,这是一个以月圆作为标志的佳节,然而此时真正的热闹都是属于人间的。月儿一轮,只不过是高高悬在夜空,成为了“火树银花不夜天”的背景点缀。

在元宵节,人们赞颂的是灯会、追逐的是灯谜、品尝的是元宵、期待的是元夕的浪漫约会,所以我们可以给元宵节三个定位:
第一,元宵节,是一个民俗的灯节。
在这一天,人们赏花灯、逛灯市,猜灯谜、放天灯,这实际上是在比圆月还亮堂的人间光亮里,点燃希望、祈福新年、放飞明天。对于大街小巷上这种张灯结彩的景象,唐代诗人苏味道的诗《正月十五夜》诗里说:“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第二,元宵节还是属于青年的情人节。
这就得益于很多戏曲小说、民间故事里的描述了,男女主人公在难得可以自由走上街头赏灯的上元夜,邂逅了彼此、相遇了缘分。可以说,上元夜借喧闹灯市的机缘,给了古代青年男女一个难得的可以释放自我的空间,让他们去悄然地约会彼此,让他们能难得地点燃青春。就像欧阳修的宋词里讲:“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