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设计(应该怎么看待设计)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伊卜生发现了一个缺口,重新设计了你我之间的关系,对于期待不同的人和追求差异的品牌总喜欢凭借直觉塑造差异(比如美化和强化标签),希望借这篇文章有所帮助,修补缺口。
一个人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努力做的一件事,就是试图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
我问了很多人,觉得自己最与众不同的是什么?
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回答是:
“我更胆大”
“我更自信,天生骄傲”
“我更理性,擅于思考”
“我比别人心细”
“我情商比较高”
“我应变能力强”
然而,当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大部分人并没有什么显著区别。
(虽然他们也像我们一样,觉得自己不同别人)。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自我和外部的认知冲突呢?
这是因为我们感知外部和自己的生理方式不同。
感知生理学(sensory physiology)的解释是,人的大脑只能通过“物理能量”,区分外部感觉,然后将这种能量转化为“电化学信号”,才能被神经系统所感知到,从而产生不同感觉(比如颜色不同、声音不同、形状不同、运动轨迹不同等等)。
但感知自我时,并不需要这种转化过程,也能体会到和外界的差异。
这也就造成了,虽然我们自己总是觉得和别人不一样,但因为没有通过“物理能量”传输出去,因此无法被别人感知到,在外界看来我们自然也就平平无奇了。
我们能感知到物理学家的突出,是因为苹果坠落砸到脑袋或创造出了神奇的蓝色对冲电蛇,而无法直接感受到他们推理出了地心引力、正弦交流电等不可见的原理的伟大。
相反,人们对哲学、逻辑学普遍知之甚少,因为他们很少能把理论,转化成“物理能量”。
这就好比,一名演员总觉得自己演技出众,辨识度高,但拿到剧本后,却不去设计角色的表情、突出人物性格的动作和口头语,演员没有设计这些可以被观众所见的表现方式,最终会被认定没有演技。
所以说,与众不同的形象,往往是通过“设计”物理表征得以实现的,而不可能天然的存在。
上一篇文章《从优秀到卓越,你缺少的4种特质》中,伊卜生提到,是否具备设计型思维是区分卓越与否的一把标尺。
那么,到底什么是设计型思维?
我并不想谈论工业设计、交互设计、体验设计各自该如何做,而是想要从本源出发,分析设计存在的意义。
设计之所以存在,很关键的一种作用是创造外显的差异。
与人类个体想要区分他人的初衷类似,大部分的企业,为了设计出差异化的产品和品牌,往往耗费大量的精力,那些严肃的产品经理、市场总监、CEO们,可以关起门来开6个小时的会,围绕大量商业案例和数据寻找洞察,哪怕外卖送来午餐,也丝毫不会影响头脑风暴的热情,可最终却总是没什么好办法。
最后的结论是:
- 美化可以让产品显得与众不同,所以设计就是为了美化。
- 人们往往通过识别符号来认知品牌(如奔驰、耐克、苹果),所以设计就是为了增强符号性。
在当下,这些品牌找出的上述方案虽然很顺应逻辑,但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一. 通过美化不能帮你和你的品牌塑造差异
包括很多专业的设计师在内,对于设计的理解很多人也仅停留在美化这个维度。
PS:邵氏风格的武打现在看来,非常简陋可笑,而近年来的武侠片布景和打戏就绚丽不少,过了几年你再看这两种风格,区别就逐渐弱化了。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家公司的CEO,对每一位员工提出要求,周一上班请秀出你最特别的装扮,结果有的人穿着复古马甲,有人化了惊悚的眉眼,甚至有人穿了比基尼,并且自信满满自己肯定是最特别的哪一个,
这时,站在高处俯视人群的CEO,作何感想?
除非自带主角光环和BGM,否则即使这些员工再怎么打扮,放到众生中,也不会让人觉得有什么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