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时光编辑部撰稿人@武束衣
时间总是最强大的一把刻刀。人们看一些事物的标准,会随着眼界的开阔、科技的进步,甚至仅仅是审美疲劳,便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有些事物,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光线从正午到夕阳,它就傲然横在那个时代,斜睨着各种版本与脸孔的横纵沟壑。无论意外错过,抑或回首相逢,它还在。

比如87版的电影《倩女幽魂》,历经三十余载,依然梦幻诗意难以替代。而其中对于乱世与人情的描绘,如今看来,还是初见时那般动人。

《倩女幽魂》的诞生
香港电影业空前繁盛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邵氏为代表的大型电影厂渐显疲态,更多富有野心的个体,开始谋求独立发展。
工商金融界看到这"朝阳产业"之潜力,纷纷投资组建更多的电影公司。《倩女幽魂》的出品公司——"新艺城影业"正是其中重要代表。
以新艺城为代表的新兴电影公司,历经不断地"求新求变","求惊求趣",令香港电影的思路和视野得以不断拓宽。

《倩女幽魂》也正同那个时代诞生的众多佳片一样,是孕育已久的思想文化意识和美学经验,在新的影视文化环境中的集中式表达。
新艺城推出这一系列电影共3部,分别为1987年的《倩女幽魂》、1990年的《倩女幽魂2:人间道》以及1991年的《倩女幽魂3:道道道》。

其中最受好评、同时也是影响最大的还是第一部——它不仅在当年拿下280万的高票房,也赢得第二十四届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最佳服装设计;第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原创音乐等众多奖项。

87版本的《倩女幽魂》为何经典?
《聂小倩》当属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名篇之一,这段情事时至今日人气不减,也要归功于两岸三地,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银幕书写。

1960年李翰祥执导的《倩女幽魂》剧照
从1960年李翰祥导演的《倩女幽魂》,到程小东、徐克的87版,再至97年由徐克监制、陈伟文导演名为《小倩》动画片,以及2011年4月,叶伟信指导的《新倩女幽魂》,香港影人对"小倩"的钟爱可见一斑。
那么,不同时代对于小倩故事的诠释有何不同?大家为什么独独如此推崇87版呢?
蒲氏原版故事中,小倩被塑造为"纯真可怜"与"妖艳危险"的奇妙结合,这在我国民间志怪小说中较常见,实则反映文人内心对女性欲望和理想的双重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