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之相对,宁采臣则是个典型平庸却也颇正直的君子,他原有妻室,面对小倩来访能坐怀不乱,由此给对方留下极佳印象。
在高人相助下。一番有惊无险最终与小倩结合,人鬼相恋的离奇故事,纳入平凡生活的正常轨道。
总体说来,"书生倩女"、"皆大欢喜"的故事模型满足了男性读者的内心愿望,灵力、斗法场景为之填上一笔刺激又浪漫的色彩,使得此故事自古以来一直拥有广泛"群众基础"。
1960年李翰祥导演的版本颇具清幽淡雅的古韵,宁采臣更是在蒲氏人设"自重"基础上增加了家国抱负,使其具有凛然不凡的气度。男女之情也只停留在信任与惺惺相惜之上。
而87版从李翰祥的改编思路上取法不少,比如全片将原著故事"腰斩",小倩进入宁家的后续故事悉数删去,这一做法不仅让剧情紧凑又富于戏剧性,也使得"爱情"主题得以凸显。

又如李版中"水阁"、"檐铃"、"楼梯"以及"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情诗,作为十分具有艺术感和抒情性的文化意象,徐、程在87版中都予以保留。
徐克的"乱世情结",在片中表达得很是畅透:这一版不仅鬼界乱,人界也乱,氛围可谓是古今交混、亦庄亦谐、浪漫诡谲。
全片之气从"文"转"武",不仅是因为加入了大量武打和神怪斗法,更在于近乎狂欢式的"释放"中,两代创作者的思索碰撞出了新火花。
宁采臣和燕赤霞似乎成为入世出世的两种象征,平衡其中的,便是小倩这楚楚可怜却又令人欲念丛生的女子。
87版真正动人之处,在于"放中有收"。

即两人明知将离,却分秒必争地一起写诗的瞬间:在叶倩文演唱的插曲《黎明不要来》映衬下,曾经肆意的情感宣泄,转为此刻亟欲静止时间却不能的悲哀,更使悲剧力量得以强化、深入人心。
香港电影黄金时代,制作团队的用心自不必多说,徐、程同时也为适应观众的观影趣味,更重视感官娱乐和视觉刺激。

王祖贤、张国荣本身出众的演技和自带的"明星效应",录像带、影碟等多媒介的传播,以及一众衍生系列的拍摄制作,更使得其迅速拥有极广的市场并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经典。

多种类型元素的浑然天成
似乎很难为《倩女幽魂》贴上单一类型的标签:说它是古装剧,其中的穿越感台词比比皆是。
说它是武侠片,可片中貌似没有江湖门派,那位武艺高强的燕赤霞与其说是行侠仗义在兰若寺抓妖,不如说是为了离人世远一点。

说它是爱情片,可男女主人公之间真正的对话其实不超过30句。
说它是恐怖片,然而细想想,那些使人略有不适的惊悚镜头,也并不真为吓唬观众而存在,充其量就是超出常理的恶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