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生活妙招

为什么想工作(你说人为什么要工作)

常驻编辑 生活妙招 2022-02-14 工作   你说
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有一部电影叫《盗梦空间》,筑梦师可以潜入你的梦中,人为植入一个信念。这么一来,就有一个问题:假如你一直有一个信念,你喜欢XXX,没有理由没有原因,那么你能判断这个信念是筑梦师植入的,还是你与生俱来的吗?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不能,因为梦的世界里,你并不真实存在,所以你不可能理解。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康德也有一个经典的比喻,某一个世界上所有人都戴着一副拿不下来的有色眼镜,每一个人的眼镜的颜色都不一样,他们看到的世界,也是不一样的,他们可以知道自己戴的是什么颜色的眼镜吗?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不知道,因为每一个人都戴眼镜,就没有人知道真实世界的颜色。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有色眼镜就像《盗梦空间》里被植入的信念,被康德称为“先验道德”,这就是每一个发自内心的、与生俱来的道德观——这里的“道德”是中性词。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康德提出“先验道德”的意义在于,既然你永远不知道“有色眼镜”是什么颜色的,那就不要去浪费时间发现世界的真实颜色了,而是把“有色世界”当成真正的世界,一切遵守你内心的“先验道德”。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因为康德这里的道德是先验的,因此它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而不受外界的影响。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康德的“先验道德”类似中国人最熟悉的王阳明的“心学”:确定了内心真实的想法,跟随内心去做事情,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无论是康德的“先验道德”,还是王阳明的“心学”,最难的都是要找到你真正发自内心相信的东西,好比——“你为什么要工作”?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4/4、劳动是生活的第一需要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作为一枚70后,记得当年高考的时候,还背过“大庆精神”。什么是“大庆精神”呢?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不讲工作条件好坏、不讲工作时间长短、不讲报酬多少、不分职务高低、不分份内份外、不分前线后方,一心要甩掉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很明显,“大庆精神”时代的“工作”,是一种目的而非手段,工作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应尽的义务,所以要求大家“不为名、不为利”,要求大家“不讲工作条件好坏、不讲工作时间长短、不讲报酬多少”。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话听上说有点不切实际,但这才符合“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的观点。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大家都学过,社会主义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共产主义是“按需分配,各尽所能”,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劳动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第一需要。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所以,在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中,人人爱工作,与金钱无关,人人需要工作,与地位无关,工作是人类精神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不是很像康德的“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虽然马克思的方法论源自黑格尔的辩证法,唯物主义源于费尔巴哈,但其认识的内核却更接近康德。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为什么大庆精神要求劳动者“不讲工作条件好坏、不讲工作时间长短、不讲报酬多少”呢?如果一件事是目的,那么这件事的本身就应该包含了全部意义,工作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工作的意义就是“先验道德”,我还需要知道为什么而工作吗?还要什么自行车啊?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但是,以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为转折点,劳动的本质就变了,劳动法的第三条规定: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4Jo拜客生活常识网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相关阅读:

  • 月入一万真的很简单吗
  • 为何很多人喊着辞职却还继续工作
  • 孙怡首谈不生二胎原因,要带孩子,同时还要兼顾自己的工作
  • 996和007违法吗
  • 金牛座工作运势怎么样2022
  • 工作不顺心怎么办(工作憋屈的心情短语)
  • 工作能力怎么描述(工作态度怎么写简短)
  • 环球资源这公司怎么样(环球资源工作怎么样)
  • 星巴克工作怎么样(星巴克工作体验总结)
  • 多益网络怎么样(广州多益网络工作感受)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