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区:解放后,此处有南大槐树南街、北街、中大槐树南街、北街,槐村街,槐荫街等街巷。1955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市辖区应改为地名称呼”的指示,将以槐树命名的街巷较多的第六区改为槐荫区。
济阳县: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年)置县,因其地处济水之北,故名为济阳县。
长清区:长清因境内齐长城和清水而得名。
章丘市:由于境内有座章丘山(现女郎山)而以山命名。
平阴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榆山县,大业二年(606年)改称平阴县。因境内地处古东原地平,又位于济水之阴而得名。
天桥区:1955年9月8日定名为天桥区,因辖区内建有横跨胶济、津浦铁路的天桥而得名。
青岛
最早以地名见诸文献是在明代。明万历年间,即墨县令许铤在《地方事宜议》中称:“本县东滨海,即中国东界,望之了无津涯,惟岛屿罗峙其间,岛之可人居者,曰青(即青岛)、曰福(即大福岛)......”当时青岛、大福岛等均属即墨县辖。这里“岛之可人居者”,不是指前海中无人居住的“小青岛”,而是指陆地村镇的称谓,一直沿用到清代。1897年德占青岛后,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因范围包括胶州湾一带,整个租借地称“胶澳”。民间俗称“大青府”。1899年,德皇令租借地的市区称为青岛。1929年全区域称青岛市。

市南区:位于青岛市市区南端,故名市南区。
市北区:因地处青岛市老城区北部而得名。
四方区:四方区建于1951年,沿用原四方村之名。
崂山区:1988年改设崂山区,因境内崂山而得名。
黄岛区: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将黄岛划归青岛市,为黄岛区。因地处黄岛而得名。
李沧区:1994年,青岛市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后设立。由原沧口区的8个街道办事处、1个乡和原崂山区的李村镇(崂山区政府所在地)合并后设置。
城阳区:1994年5月设城阳区,因处在古代不其城南,即城之阳而得名。
即墨市:这个名字早在春秋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或许更早)即墨这地方有一墨水河,而“即”的古义是边的意思,也就是说即墨这地名就是墨水河边的意思。
胶州市:1987年撤县设立胶州市,因境内有胶水而得名。
胶南市:胶南历史上多分属胶州、诸城,1946年成立胶南县,因地处胶县南部而得名。
平度市:据《重修平度县志·叙》载,“平度”汉旧县名也。《通志》引《说苑》闾邱先生对齐宣王,顾选良吏,“平”法“度”臣得寿矣之言,谓义盖取此。明始称平度州,1914年改平度县,1989年10月撤县设市。

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为防倭寇侵扰,设立威海卫,取威震海疆之意,威海之名即由此而来。

文登:文登之名源于文登山。因秦始皇东巡,召集文人登此山论功颂德而名。北齐天统四年(568年)置文登县。1988年撤县设市。
荣成: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成山卫设县。雍正帝钦赐嘉名,“以始皇尝射大鱼于荣成山,山在邑境内,故命名因之”。1988年撤县设荣成市。
乳山:大乳山四面环海,一面接陆。主峰呈圆锥形,山势突兀,山巅陡峭圆润,形似一丰满的乳房,这也便是乳山市名字的由来。
环翠区:环翠区因境内明代古迹环翠楼而得名。
淄博
就是淄川博山的合称,因为最早的淄博市就这两个区。淄博是由五区三县组合而成的名称,正所谓到了淄博却找不到淄博,成为外地人到淄博后遇到的怪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