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淄川区因淄河流经境内而得名。1956年称淄川区。
张店区:张店城区,古称黄桑店。因地处交通要冲,过往商旅多在此栖身。宋代,黄桑店中有一张氏店门庭大,客房多,生意兴隆,遐迩闻名。后来黄桑店之名渐被张家店取代。至元代,称之为张店。1955年4月,正式成立张店区。
临淄:临淄原名营丘,因东临淄河,被齐献公更名为临淄。
周村:战国前,因此地位于丘陵、平原的交接处,故名为昼,曾因人少聚居而名为昼,后因字音转变和临水居称昼屯,北宋年间演变为周村。1955年4月设周村区。
桓台:南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年),置新城县。1914年易名耏水县,旋改桓台县。因境内有齐桓公戏马台而名。
高青县:1948年,由原高苑县和青城县合并而成,取两县首字而得名。
沂源县:沂源县因境内沂河发源地而得名。
枣庄
因多枣树而得名。
薛城:薛城夏商时期称薛国,春秋战国时期,田文治薛期间大规模筑城,得名薛城。
台儿庄:台姓立村,故称台家庄,而后演变成台庄、台儿庄。1962年6月建区,始称台儿庄区。
山亭区:因区政府驻地位于山城街道办事处的双山北麓而得名
滕州:滕,取泉水腾涌之意。秦置滕县,1988年改名滕州市。
日照
日照以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宋元祜二年(1087年)置日照镇。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设日照县。1989年升格为地级市。1994年设区带县。
五莲县:1947年建五莲县,因境内五莲山而得名。
东港区:日照市东港区地处山东半岛南翼,是我国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日照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1992年12月7日,原日照市行政区域设立县级东港区。以李鹏总理题词“黄河滩头千年睡,日照东岸巨港出”之意得名。
烟台
据明史记载: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为加强海防军事建设防止海上倭寇不断侵扰,朱元璋准奏批建宁海卫(今牟平区)"奇山守御千户所",在建"奇山守御千户所"的同时,于其北山(今烟台山)顶设建"狼烟墩台",被土人(当地人)称为"烟台",并被传为烟台的始源。对此,有二点疑论:一是至今还没发现依此定为烟台始源的石刻和文字资料;二是当时"狼烟墩台"在全国沿海边疆遍地设建,总不能千篇一律的全称为"烟台",那样恐怕"烟台"岂不各地是,看来只是推论而说。
长岛:长岛县以长山岛而名。长山岛以长山而名
蓬莱:地名蓬莱来源于仙山蓬莱,追根溯源应寻求到汉武帝,他在方士们的诱导下来到远离中原的东夷之地寻求海上神山,结果一直没能如愿,便在海边筑起一座小城,命名蓬莱,聊以自慰,从此便有了蓬莱这一地名。
栖霞:栖霞因以“五更平明,海日东升,照耀城头,霞光万道”而得名。
海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清廷批准裁大嵩卫设海阳县,县城建于今凤城。因县地处黄海之北,故名“海阳”。
招远:金天会九年(1131年),因金代战乱,民众多流亡,为招集流亡者,使其回乡安心农耕,遂取名“招远县”。
莱阳:莱阳市因地处莱山(今旌旗山)之阳,故称莱阳。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改昌阳为莱阳。1987年4月改名莱阳市。
芝罘:因芝罘岛而得名,芝”即灵芝。芝罘岛的形状,恰似一株巨大的灵芝;“罘”即屏障。芝罘岛横卧在黄海之中,似一道天然屏障,护卫着身后的沃土。也就是说这个岛有“灵芝”一样的形状,有“罘”一样的作用,因此称之为“芝罘岛”。
福山: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伪齐帝刘豫登此山,称两水镇一带为"福地",因名此山为福山,金天会九年(1131年)置县,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