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尽管皮肤过敏人群逐渐增多,“不严重、不紧急、不致命”成为很多患者忽视和延误治疗的借口,当出现相关过敏症状,一定要寻求专业医生的专业建议。
目前,患者对于药物使用存在两个误区:一方面,谈“激素”色变,特别担心激素副作用,不管是口服还是外用都非常担心,造成不敢用药的心态。当出现新药的时候,患者也会极其药物副作用。其实,对于药物副作用可以合理,不必过度担心,只要合理使用药物,许多副作用也很可控。另一方面,许多患者认为过敏是因为身体太脏导致,所以会选择经常洗澡,甚至一天洗七八次也大有人在。实际上,这是不可取的,频繁洗澡会使得皮肤愈发干燥,甚至会加重疾病程度。
《21世纪》:特应性皮炎遗传率高达50%,那么,是否可以阻断疾病遗传?
李巍:很多疾病的发生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所致,只要有致病基因在,患者就有发病的可能性。而能不能发病、什么时候发病、以什么形式发病?环境中的微生物被认为是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此外,塑化剂、洗涤剂、尾气、室内装修和雾霾PM2.5等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参与疾病发生,因此,目前,特应性皮炎无法有规律、明确的进行阻断。
《21世纪》:过敏性疾病是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就涉及到长期的慢病管理,所以及时规范的治疗和长期对于疾病的管理。对于患者来说,长期疾病管理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华山医院有哪些先进经验可以分享?
李巍:今年3月,上海首个特应性皮炎诊疗中心在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成立,可以为更多特应性皮炎患者提供规范化诊疗,加强公众对特应性皮炎疾病的知晓率和规范治疗率。
但由于患者群体非常庞大,每天来华山医院就诊的患者众多,医院门诊量很大,患者在疾病管理上还有许多方面亟待突破。目前,我们能做的事情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医院层面,尽量收集患者的信息和临床特征,找出疾病规律,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过敏性疾病,为患者做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平台进行患者教育,1对1实现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但由于医师资源有限,我们现在只能做到1对多的模式,我们也希望有更多专业的医师加入,帮助患者实现更精细化的疾病管理。
《21世纪》:7月8日是过敏性疾病日,在饮食住行各方面您对过敏性患者的防护建议是什么?
李巍:世界过敏日来临,针对特应性皮炎等过敏患者,建议从衣食住行洗护七大方面科学防护过敏性疾病:
一是,减少皮肤刺激:穿宽松衣物,用无香料、无染料的洗衣液,剪短手指甲;
二是,用温水洗澡:淋浴5分钟,洗完澡后拍干,立即在湿润皮肤上涂抹药膏和润肤乳;
三是,房屋保持通风透气干净卫生:居住温度适宜,尽量减少灰尘;
四是,坚持润肤: 湿敷治疗最好在晚上洗完澡后进行;
五是,饮食方面:回避食物一定是要有明确的证据,可以通过病史看患者是否对某种食物过敏;
六是,出门做好防护,避免可能致敏的环境:春夏季出门,建议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同时注意防晒,抵御紫外线对皮肤的刺激;
七是,进行正规治疗,减少或避免复发:要及时就医,科学诊治,避免病情加重。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