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河西走廊东端
享受祁连雪峰的山川灵秀
经受大漠戈壁的锤炼洗礼
这方雄伟广袤的高原腹地上
千年的恢宏,经年的人文
凝塑出武威最峻毅多元的风骨

东濒兰州,南靠西宁
北邻内蒙,西通新疆
“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
武威成为河西军事要地和商埠重镇
贯通中西,安逸和煦
儒学、佛教在这里璀璨发展
高原雪域、大漠戈壁
清泉绿洲、古迹名胜
凝汇出武威最绚烂浑厚的底蕴

河西都会,丝路咽喉
他是“武功军威”的河西重镇
也是“五凉古都”“西夏陪都”
昂首嘶鸣的战马,垂眼沉默的佛陀
他是河西心脏,丝路明珠

武威,虽没有敦煌莫高窟、张掖七彩丹霞
那样声名在外的极致景观
却在乌鞘岭、腾格里的坚实臂膀里
在纵横3.2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书写着代代绿洲传奇,治沙奋进的隽永故事
一座铜奔马,一首凉州词,成就武威
这座诗意与内涵兼收的文武之都

摄影/Gats
河西心脏,丝路明珠
武威南部是巍峨绵延的无尽山脉,北部是苍茫壮阔的无垠沙漠,石羊河等祁连山脉冰雪融水河在武威城内外穿行而过,千年来沃养着这方河西最大的绿洲堆积平原,根植于广阔的面积优势,这里也成为月氏、匈奴等历代各民族角逐之地。

乌鞘岭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武威这座城注定不凡。西周时期中国分九州,这里属雍、凉二州,旧称“雍凉之地”。秦时,这里成为了月氏驻牧地。汉初时强大的匈奴赶走了月氏在这里定居驻牧,并自此隔断汉王朝与外界的联系。匈奴单于将月氏王头盖骨制成酒器把玩数年的故事,注定让汉王朝统治者有所忌惮。

武威的草原,哺育着“天马之乡”。图/视觉中国
公元前121年,励精图治的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让匈奴留下一首千古流传的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为显示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之意,武威因此而得名。

武威,是河西走廊的“东大门”。制图/monk
“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武威,自此成为河西军事要地和商埠重镇,经贸往来、佛教东传,这座以霍去病军功命名的城市,向西扼守河西走廊要道,向东联通关中及中原,向北震慑蒙古高原匈奴部族,向南威镇青藏高原各部,成为了河西的心脏,西北内陆的枢纽与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