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六一居士)
(二)起源
欧阳姓源流单纯,源出姒姓。
欧阳姓氏,其远祖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得姓已有2300多年。姒姓的祖先是被世人千古传颂的中国古代治水英雄大禹,黄帝的嫡系后裔。相传中国上古帝舜时,鲧(gun)的妻子因为吞吃了薏苡这种植物而怀孕,生下禹。因此,禹治水成功后,舜便赐姒姓(姒是苡的同音字)于禹。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他有4位妃子,生了25个儿子。元妃西陵氏,也就是发明养蚕的嫘祖,有个儿子叫昌意。昌意的儿子是颛顼(zhuanxu)。夏禹是颛顼的孙子。当时的皇帝是尧,那时中原地带洪水滔天,民不聊生。帝尧让颛顼的儿子鲧去治水。鲧用堵塞的办法治水,结果失败,被尧处死。
舜向尧推荐鲧的儿子禹去治水,这时禹只有20岁。他立刻与益、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帮助,充分总结出父辛失败的经验之后,他对治水方法进行了改革,由原来的截堵改为了疏通。他为了治水,不怕苦不怕累,费尽脑子,历尽艰辛,长达13年,凿开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成为历史佳话。
(大禹)
尧死后,当时推行禅让制,舜继承了帝位。舜年老后,让禹接了班。后来禹的儿子夏启建立了夏朝,传到他的后裔少康时,封他的一个儿子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建立越国。从此,这支夏禹的后代便在当地发展繁衍,并且经历夏商周几个朝代,一直王位相传。直到春秋时期,越王的王位传到勾践(姒勾践),史称越王勾践,他曾吞并邻近的吴国,参与中原地区的争霸,是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
后来王位传到他的六世孙越王无疆手上,这个无疆也是一个一心想振兴祖上霸业的有为青年,可惜他受到齐人的唆使,出兵攻打楚国,结果被楚威王所灭,无疆也被楚军所杀。无疆的儿子们争夺王位,各居一方,小儿子蹄占得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的欧余山,由于位处山的南面,又称之欧余山之阳,自任为欧阳亭候。他的子孙就用此封地为姓氏。
(越王勾践)
(三)迁徙分布
据历史记载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桐县,有欧阳姓氏移民到山东、河北一带,其中山东济宁、枣庄、荷泽等地的欧阳姓氏以济宁邹城、嘉祥人数居多。湖北枝江欧阳氏族为欧阳修长子欧阳发后裔,又号六一居。
当今,欧阳姓主要分布在江西彭泽县、吉安、永平、万载、福建龙海、湖北枝江、荆州、潜江、广东广州、河源、河南新郑、四川绵阳、遂宁、安徽阜阳、滁州、湖南长纱、隆回、贵州、广西滕县等地。湖南为当代欧阳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欧阳总人口的43℅,全国形成了以江西、湖南为中心的欧阳姓聚集区。
(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
(四)郡望堂号
渤海郡:据《郡望百家姓》记载,欧阳氏望出渤海郡。西汉时置郡,地点在今天的河北自沧县。
画荻堂:宋朝的欧阳修,三岁就死了父亲,家里很穷,上不起学堂,他母亲是一位大家闺秀,念过书。母亲非常希望他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于是决定自己教他,买不起纸张,母亲就以沙地作纸,以荻作笔,教他识字。经过刻苦的学习,欧阳修终于成为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早年居所称为“画荻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