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大安县并入沔县,始属陕西。在此以前,今宁强地域都归四川辖。
明洪武四年(1371)正月,傅友德、顾时二人分别担任正副征虏将军,由陕西、甘肃出军平定四川,扬言由金牛道进军,却暗地派兵直取阶(今甘肃武都)文(今甘肃文县),四川各地守军望风溃散,于是年五月进兵到今宁强羊鹿坪,并屯兵驻扎。到八月,征西将军汤和等人完全平定川境各县,羊鹿坪就作为长期驻扎兵马的地方。
洪武八年(1375)四月,诚意伯刘伯温去世的时候要他的儿子刘璟向皇帝密奏:凡天下形势险要之处,都要设置军事机构。原来卫所的普遍设立以镇守安抚为头等任务,调动兵马之权由中央掌握,征调的兵马交由诸将统领,战事平定就散归各卫所,带兵打仗的将领不能随意调用。
刘伯温临死还很注意这点,可见他对于羌氐防务的重视。
洪武二十七年(1394)八月,阶、文军兵叛乱,朝廷派宁正为平羌将军进行讨伐,二十八年(1395)春,阶、文战乱平息,在今甘肃徽县建立宁羌卫。宁正带兵跟随秦王朱樉征伐平息洮州(今甘肃临潭)的羌族叛乱,平叛后,于洪武三十年(1397) 九月遣宁羌卫指挥姜观在羊鹿坪修筑城池,将卫所由徽州迁于此。
其后,宪宗成化元年(1465)四月,刘通、石龙在荆襄发动叛乱,声势极大,叛军经过的地方,百姓苦不堪言,就沿汉江上逃入陕。明成化六年(1479)冬季,户部尚书杨鼎向皇帝上奏:陕西外患担忧羌氐侵扰,内患担忧流民,陕南宁羌居于偏僻的山中,地处险要的川陕咽喉,但四方游民却有数万之多,容易发生变故,如不重视管理定有后患,请求设立监管机构,专门管理这些附属的流民。皇帝批准这个奏折。
阳平关龙门洞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宁羌人口不断增加,于是在成化二十一年(1485) 六月颁布诏令:在陕西宁羌卫这个地方,割略、沔二县的三分之一设置宁羌州,卫、州并存。后为施政方便,沔、略先后归汉中府管辖,宁羌成为不领县的散州。
清朝废卫存州。
民国二年(1913)改州为县。
1935年2月4日即农历正月初一,红四方面军攻占宁强县城及阳平关等广大地区,建立宁羌县和阳平县两个苏维埃政府。4月,国民党复辟原建制。
民国三十一年(1942)元旦改宁羌县为宁强县。至此,“宁羌”之名共沿用536年。
宁强穷乡僻壤,没有什么油水,山高皇帝远,官府鞭长莫及,相对陕南其他县区,比较安宁,对于人群来说,应该是理想的居住地。但在宁强近两千年的历史中,纷纷乱乱,王朝更迭,为了争夺人口、政权与资源,自秦惠王派遣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取金牛道伐蜀以来,历代战役频繁,多有波及。
东汉安帝永初年(107-113)中,西羌侵入汉中,攻陷汉中境;
桓帝二年(148),西羌再度攻入汉中;
蜀汉景耀六年(263),曹军钟会进击汉中,在阳平关和蜀将张翼董厥大战;
三国蜀将傅佥拒魏于阳安关;
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年(443),北魏杨文德占领大安导岭沟的白崖称王伐魏;梁武帝天监十四年(515),魏伐蜀,在今阳平关和县北有大战;
梁简文帝大宝三年(551),梁、魏于嶓冢一带大战;
唐僖宗光启年,利州刺史王建借道兴元,和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密军大战于三泉金牛唐末蜀主王建发迹在三泉县;
后梁太祖乾化元年(911),蜀主王建以县境为征歧前沿,在金牛和歧兵大战;
永惠门,原羌州南门
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后唐伐蜀,大战三泉;
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宋太祖伐蜀,三泉监军刘延祚等引兵迎战,三战三败,县境归宋;
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金军南进长驱汉中,宋经略使刘子羽退保大安军三泉县,抗金兵于潭毒关;
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宣抚使吴曦暗通金国,受封为蜀王。汉川、西蜀州县百姓不愿做金国臣民,顺嘉陵江南下,路经大安军(阳平关擂鼓台一带,为三泉县旧址),兴元府通判大安军杨震仲按人发给口粮。吴曦遣吏卒逐民还籍,传檄征召杨震仲,杨震仲宁死不叛宋: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金军南侵,攻破大安军,都统张威遣将迎击,光复大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