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不是要去问用户一个价格,而是要想办法问出一个区间。例如:
- 一个月投入多少钱会觉得太贵了,不考虑购买?
- 一个月投入多少钱会觉得有点贵,但还是会考虑购买?
- 一个月投入多少钱会觉得性价比很高?
- 一个月投入多少钱会觉得是不是便宜了点,偷工减料?
然后根据四个问题,整理到一个图标上得出一个愿意接受价格的区间。
横轴是价格,纵轴是人数的比例。我们只需要四条线的交汇处就可以了。通过这张图,你就可以看出什么是最适合的价格区间、什么价格购买人数会最多、什么价格收入会最多。
图中的表达:
- 当价格1000时,只有12% 的人觉得不划算。当价格2600,有90% 的人觉得不划算;
- 44% 的人觉得500太便宜了,但只有5% 的人觉得1900 还是太便宜;
- 当价格3000,62% 的人觉得太贵了,31% 的人觉得不贵。也就是69% 的人觉得有点贵(这69% 的人包括那62% 觉得太贵的人)。
最多人购买的价格不一定是收入最多的价格,要用哪一个价格取决于你的定价目的。例如你希望先培养用户的付费习惯,可以选择最适价格区间中偏低的价格。
九、总结
产品定价除了告诉我们不同的方案卖什么、卖多少钱,还有一个重点就是:用户想满足什么需求。这关系到了你想要向用户传递什么价值,包括我们怎么设计现有功能,文案和图片主打什么诉求。
设计好的付费方案要注意四件事:
- 了解用户最重视的功能;
- 根据不同的需求做分群;
- 设计满足不同需求的方案;
- 根据不同方案确定价格。
一个好的产品定价应该是根据使用者需求来决定方案与价格的。有时候一个好的定价对利润的提升可能会远大于优化获客率、留存率,不要小看喔。
第一次定价可以边做边学,一般用户体量比较大的产品,全部做完也要花上个把月的时间,但是大部分功能不一定都有耐性。如果你对用户比较了解,或者之前就有大量的用户访谈记录,对用户动机的把握和需求挖掘就会比较有信心。多花费一些时间做用户调研总是好的。
产品定价不只是决定价格。如果你做完了全部的步骤,你会重新了解用户对待你的产品的看法,你会更了解自己提供给用户的价值是什么,如何传递好这个价值,甚至在未来功能的开发上,往哪里走,你应该也会更有信心了。
十、最后
产品的价格毕竟不是随意变动,半年变一次就已经很频繁了。而对于体量小的产品来说,因为转化率低,不太容易做A/B测。除了定价外,运营人员一定多留存,对营收帮助会很大。
感谢阅读!
参考资料
- 财报狗产品定价
- 创新的用途理论:掌握消费者选择,创新不必碰运气
- Price Sensitivity Meter
- Pricing on Purpose: Creating and Capturing Value
- Implementing Value Pricing: A Radical Business Model for Professional Firms
作者:财报狗,公众号:一知十。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jCZ0HUqdtKCBDNFyIuUcg
本文由 @财报狗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