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你的学生时代,是不是因为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欢欣鼓舞?渴望被肯定,是我们每一个人很正常也很重要的心理需求。
首先,在课堂中,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适时、具体、适度地表扬学生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状态,这一点对于处在性格形成时期的中小学生尤其有效。当平时内向羞涩、不爱表达的小王居然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在给予回应后,还要具体而直接地肯定他的行为——“今天小王的回答让我刮目相看啊,不仅积极主动,而且条理清晰”。
其次,表扬学生时应侧重对其行为过程的评价,如学习习惯、学习态度、解题思路等,明确学生的努力方向,构建学习的信心。
如“小王最近这段时间的学习状态有了很大进步,继续努力哟”。要避免泛泛地说“你真棒”或者“你太聪明啦”。
最后,表扬要适度,过度表扬也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甚至还会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而夸大其词的称赞容易受到学生的质疑。
总而言之,良好的学习效果通常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老师熟练掌握这一点,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加以实践应用,相信让每一位学生快乐学习的愿景,真的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