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2020年3月18日记者会上讲述的“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大国古礼,引出了《诗经》之《国风·卫风·木瓜》的名句,和《诗经》是“周人在中原《采风总集》”的传说之谬。如果稍加考证,就会发现诗中“木瓜、木桃、木李”,和“琼瑶、琼琚、琼玖”,都是“先夏、先商、先周”在“南方”和“东南”的物产与文创。就算皇上为贵妃能吃上荔枝,不惜跑死一万匹马,但是象《诗经》如此大规模在北方“礼送”与“分享”南方的珍果与美玉,则是万万不可能的。由此而溯及中原与西部所有涉及4000年前历史的经典,实际是在江淮与太湖发生的史实超过了百分之八十。
1、楔子:中原与西部的文明不足4500年,5300的文明史在太湖与江淮
学界一般认为《诗经》产生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南到长江北岸,分布在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是不能解释《诗经》中大量出现的“鳜鱼、纯菜、荛花、棣棠、豆菽”等太湖或江淮的风物的,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的背景下,被长江、黃河和淮河等“天堑”所阻隔的时代,“江淮”与“河洛”之间,又不可能有“朝贡”与“征夺”发生。就算有,在“先夏、先商、先周”时期,由于那时并无“秦直道”和“吏马驿”,而仅仅依靠史前文明体系中,由鼙鼓“僖邮”,与烽烟“燧递”的手法,是根本完不成隔空传物任务的。那些后来在中原与西部很普通的风物与文创,基本都是4500以来被迁徙者携带过去的。
中原各地学说中的“大禹治水十三年”,治好了中原与西部无数大泽大河水患的“科幻文史迷”们,似乎在把“迷信”和“天真”也当成学问。以木耒和石戉为主要工具的史前时代,江淮以北基本没有出现过自伏羲至大禹中的任何史前帝国、帝王、帝都与氏族的主流,只有从江淮与太湖西迁、北上后南下与东进的部落路过中原与西部时,留下的分支或主力,在顽强传诵着那些被沿线后人,当成原生文明激情怀念到今天的华夏民族的史前事迹,但是很飘渺只是非源头。我们有无数强硬的证据,可证那些来自江淮与太湖的风物与文创,直到距今4000年时,才经由长江源头的陕甘,达至晋豫而遍及西部与中原。
面对中国的历史学、考古学和人类学在奋勇砥砺与蹉跎前行了一百年后的今天,在明知“越即吴,吴即虞”既“吴越皆有虞,虞都在良渚”的史实史证面前,还要心心念念地去琢磨“夏在中原与西部,夏是最早中国”的伪命题。他们此时为证明自已目光所及的地方,就是最早的夏与中国,而全然不顾夏的历史只有4000年,而不惜坚拒良渚的5300年,才是华夏民族最早的中国。正如他们为了证明《诗经》是周人和中原的民歌,而全然不顾诗中的物产、风物与文创,多出于陶唐虞的太湖与江南。在他们的心目中,为能争抢到源头和根,纵然要断缩民族史和折叠文明史1000多年也是无所谓的。至今为止,中原和西部,还没有有出现比良渚“规模更大、时间更早、程度更高、影响更大”的文明遗址。
2、《诗经》之《国风·卫风·木瓜》的时代背景与创作宗旨
《诗经》之《国风·卫风·木瓜》歌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非)报也,永以为好也”。诗曰:“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非)报也,永以为好也”。经曰:“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非)报也,永以为好也”。这是典型的《尚书/虞书/大禹谟》禹言的“皋陶迈(世)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的德教之先,礼教之风的体现。安徽省六安市大业墓东5华里处的“种德寺”,与南京的明德中学有“种德,犹布德施恩德于人”的异曲同工。也是后人为纪念皋陶父子教化民众,播撒仁德种子而兴建的古代遗址。“好生之德,治于民心”。可见江淮的“种德施礼”,早于孔教的“德育礼教”近2000年。
南京市栖霞区的“迈皋桥”就是一处自述其地是皋陶“越界化民”壮举的遗址。北距赢姓偃人的图腾燕(偃)子矶约五公里处,矶下今尚有民国首都特别市明德中学(今名南京市燕子矶中学明德书院)。再往南约二十公里便是皋陶的封地皋乡梅里(南京市江宁区陶吴镇梅村)。在上世纪的1961年,南京博物院院长曾昭燏和尹焕章合著的《江苏历史上的两个问题》文中,多次提到了陶吴的灰山遗址和墩子山遗址,是陶吴史前文明始于4000多年前的生活现场,其地古名“昝缪”,正合本文考出的“皋陶得此封地因营之”的结论。皋陶子孙们就是从大业所建的建业既南京,封到南京西北郊六合至安徽六安和庐江之间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