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琼琚,玉之美者。《毛传》说:“琼,玉之美者。琚,佩玉名”。孔颖达疏:“琼琚,琚是玉名,则琼非玉名, 故云琼。玉之美者,言琼是玉之美名,非玉名也”。郭沫若《屈原》第四幕:“这比任何珠玉、琼琚的环佩还要高贵”。(唐)韦应物 《善福精舍答韩司录清都观会宴见忆》诗:“忽因西飞禽,赠我以琼琚”。(元)耶律楚材《西域和王君玉诗》之三:“君侯乘兴写佳篇,我得琼琚价倍千”。(明)史谨《谢郭舍人赠腊梅》诗:“折来为乏琼琚报,聊托微言表寸心”。(清)金农《蔡七舍人削牍寄予因答所贶》诗:“临风答嘉藻,何日诵琼琚”。古人对琼瑶玛瑙的热爱,可以用如痴如醉来形容了。
(3)琼玖,黑色玉也。琼玖又叫佩玖,指喻作佩饰用的浅黑色美石。《诗·王风·丘中有麻》说:“彼留之子,遗我佩玖”。《毛传》云:“玖,石次玉者”。(汉)王逸 《九思·逢尤》言:“握佩玖兮中路躇,羡咎繇兮建典谟”。玖镜,黑玉镜,茶色水晶。(明)杨慎《艺林伐山·玖镜》云:“玖,黑色玉也,可以作镜。今永昌产”。“玖”,《新华字典》解释为:“似玉的黑色美石”。黑色的玉,考古时有发现,一种是煤精,一种是深绿色的地方玉。全国仅有的较大型墨玉矿在湖南,应矿主要求暂不指出更详细出处。因为原石太少容易奇货可居,独占此资源者内心的敬畏与祈待,并非人人可以承受。
5、江淮的文明风气之先:关于建邺,大业、业父、皋陶与伯益
建邺是南京史前的名称,先后随蚩尤与皋陶后人迁徙到了徽鲁冀一带,而皋陶的母亲女修,古字也作“女脩”,是颛顼帝孙女,穷蝉之女。一说女修是苍舒之子。皋陶初任佐尧大臣,主祀大理寺值。即以少昊支子佚名,入赘黄帝第四代颛顼之裔孙女修。涂山氏女国,首领为皋陶偃赢徐李等姓始祖。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大业就是伯益的父亲,《正义》曰:黄帝之孙,号高阳氏。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索隐》云:女修,颛顼之裔女,吞鳦子而生大业,其父不著。关于大业,王充《论衡》说:“五帝、三王、大业、孔子,人之圣也”,这就是南京最早的市长其族其人。
《正义列女传》云:“陶子生五岁而佐禹”。曹大家注云:“陶子者,皋陶之子伯益也”。按此,即知大业是皋陶。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子二。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赢)氏;二曰若木,实费(徐)氏。《索隐》以仲衍鸟身人言,故为鸟俗氏。俗,一作“浴”。若木以王父字为费氏也,其玄孙曰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索隐》殷纣时费仲,即昌之后也,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於鸣条。王耿按:既为鸟族,岂能姬姓也。炎帝图腾为凤鸟,黄帝图腾为黄能(能,龙,鳄也)。
《大清一统志》曰:“禹南巡,至衡山,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间的横山既《尔雅·释山》之“江南衡”,筑紫金台(今南京钟山祭坛遗址),望九疑而祭舜”,感当年与皋陶父子在番丽(今南京)“建明德而崇业…犹兴也”(《东京赋》)。据《越绝书·卷第八》载:“传闻越王子孙,在丹阳皋乡,更姓梅,梅里是也”。南京市江宁区《横溪镇志》引唐人陆广微《吴地记》注云:“梅里,又名番丽,今横山”。
《吴郡志》(引《世本》)曰:“梅里,一作梅李或蕃离”。《世本·居篇》云:“吴孰哉居藩篱,孰姑徙句吴”。古时,番丽、蕃离、藩篱读音相同,写法不一样。《左传》亦载:“鲁阳公十年楚子婴齐伐吴取鸠兹至衡山”。清代史学家、汉学家钱大昕《廿一史考异》说:“衡山,即当涂的横山”。《左传·卷二十九考证》又载:“衡山或曰丹阳县之横山,离鸠兹不远”。今安徽芜湖古名“鸠兹”,和今江宁区小丹阳横山隔沟相望。
6、本文小结:开塞不慎,就会为尾闾留下陷阱
综上,我们不难得到古人“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的礼仪与德教,只能由夏商周早期的太湖与江淮人士创源的结论。这是由于“木瓜、木桃、木李”,和“琼瑶、琼琚、琼玖”,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