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厦门大学网名“洁洁良”的研究生在网上说错了话,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这位学生在微博中有“恶臭你支”这样的字眼,据说这里的“支”是“支那”的意思,是近代以来日本人对中国的一种蔑视性称呼,这个学生这样用词,确实有辱华之嫌,更有逆向民族主义的问题。
不过,可能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支那”这个词的由来,以及他是如何变成辱华象征的。很多人都知道,现在英语里中国的单词“China”源于“秦”,当然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但这是一种较为主流的意见。现在根据考古和文献资料,世界上最早用“秦”称呼中国的,是公元前5世纪古代波斯文的文献,用现在的拉丁文字拼写出来,就是Cin,Cinistan,Cinastan等。可见秦的影响不仅在中国本土,更有可能早在秦国称霸西戎的时候就威名西传了。
这个称谓后来又传到了印度,印度历史上孔雀王朝的开国君主旃陀罗笈多手下的宰相考庇利耶写过一本《政事论》,书中有“产生在Cina的成捆的丝”这样的句子。这个Cina指的就是中国,这是梵文用拉丁文拼写出来的结果。
Cina是“秦”音译的结果,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印度对中国的这种称呼也传入中国,但是中国人以及来华的西域高僧在翻译佛经时,有时直接用“秦”来直译这种对中国的称呼,而有时又把它按梵语发音翻译成“支那”、“至那”或“脂那”。
后来把“支那”这个词坐实的还是大唐高僧玄奘法师,也就是《西游记》里的那位唐僧。玄奘取经到了天竺的时候,印度国家是分裂的,他在《大唐西域记》中说,印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天竺。中天竺实力最强,他的国王戒日王曾经一统天竺,国号叫摩揭陀国。
玄奘拜见过戒日王,二人会谈的时候,戒日王问他是打哪儿来的。玄奘自然说是:“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拜佛取经滴。”戒日王一脸懵逼地问:“where is 大唐?”玄奘说:“大唐就是你们三哥以前说的摩诃至那国”,“至那者,前王之国号;大唐者,我君之国称。”
玄奘的学生慧立,给玄奘写了一本传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书中记载,玄奘曾对外族僧人自称是“支那国僧”,“支那”就是“至那”的异写。所以呢,“支那”最早就是“秦”的音译“cina”,然后又用汉字回译过来的。
“支那”这个词原本没有什么贬义蔑称的意思,而且在17世纪以前,日本人很少用“支那”称呼中国。偶尔的使用也只是在佛教或学术圈子里。大家熟知的于公元9世纪随遣唐使到唐朝学习佛法的著名高僧空海大师,在其诗集中就有这种用法,空海就是《妖猫传》里和白居易cp的那位日本和尚。
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前的江户时代,日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是却对荷兰商人开放,日本国遂有“兰学”。通过和荷兰人的交往,日本逐步学习了欧洲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化知识,也了解到欧洲对中国的称谓“china”,与“支那”同音。从18世纪初开始,一些日本人开始用“支那”来代指中国,但这时候还没有蔑视辱华的意思,就是从欧洲学来的而已。
不过,18-19世纪之间,一部分宣扬日本中心主义的学者开始不愿意以“中国”称呼当时的清朝政权,这里除了上面夷夏观念之外,还有就是西方传来的全球地理学知识,他们认为“夫地者一大球,万国布居于此。居之处皆中也,无国可为中土,支那亦东海一隅之小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