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指出的是,调研报告要有数据或事实支撑,并不意味着只要有了数据或事实支撑,就有了深度。
比如,有的调研报告尽管有数据有图表,但相关数据跟报告的相关观点关联度不大,很大程度成为摆设。
又如,有的调研报告没有深刻揭露问题,对原因分析肤浅,相关数据也就难以反映事物本质。可以说,只有紧密结合问题揭露、原因分析,数据或事实才具有更强说服力。
根据问题本质安排结构选择材料
一篇有深度的调研报告,还需要有充分表达主题思想的框架结构和管用的材料。
首先,要明确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框架结构就是好的框架结构。调研报告的深度主要体现在思想上,体现在对事物的分析研究上,而非语言上的铿锵有力、气势上的恢宏大气,没有必要将大量精力放在结构的求新求异上,放在遣词造句、语言修饰上。
其次,要明确调研报告框架结构是为了更充分反映事物状况,揭示事物发展运行规律,而不是对领导歌功颂德,或鼓舞领导干劲、增强领导信心。哪种结构最能反映事物本质,就采用哪种结构。
最后,要加强对事物规律的研究。没有对事物的深刻把握,就很难列出合理的框架结构,也很难选择表达思想的有力材料。这就需要深入调研,甚至长期,用心感悟。
(作者:田珍都 系山东省政府研究室二级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