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鹰潭市中心支行坚守金融为民初心,不断畅通投诉渠道,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2020年稳妥办理了12363电话(来信来访)投诉咨询近80笔,增强了金融消费者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现将“六个”典型案例公布,供金融消费者借鉴。
案例1:传统方式不能丢 上门服务显真情
案情简介:华先生反映某银行在其办理社保卡工资支取时,拒绝为其提供存折服务。且其配偶常年疾病,无法下楼,希望能凭自己的身份证支取配偶工资。
处理过程:经核实,社保卡暂不支持绑定存折,但可通过银行对账簿实现客户掌握收支明细的要求。针对华先生配偶行动不便的困难,银行已主动上门服务,为华先生及其配偶办理了代理授权业务,并详细解释了对账簿的使用说明及代理支取配偶工资的流程,投诉人表示非常满意。
典型意义:根据国务院《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金融机构应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保留传统金融服务方式。
案例2:信用记录有错误 征信异议来帮忙
案情简介:由于银行工作人员错录还款银行卡卡号,导致投诉人王先生征信报告出现逾期记录,影响了其购房贷款,要求银行为其消除不良记录。
处理过程:银行收到投诉后,及时联系了王先生,向其表达了歉意,并为王先生发起了征信异议处理,通过征信数据上报系统报送了更正信息,成功为王先生消除了逾期记录,投诉人表示非常满意。
典型意义:消费者认为信用报告中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可以向人民银行征信部门、数据报送银行机构提出异议处理,由征信中心及数据报送银行进行核查,确属登记错误的,在规定的日期内信息将得到更正;经核查确认异议信息不存在错误、遗漏的,将不予标注及更改。
案例3:即使银行不催收 贷款也要记得还
案情简介:李先生称其2000年初在某银行乡镇网点贷款6千元,之后未收到贷款催收提示。目前贷款虽然已结清,但征信记录已经出现不良,希望消除其征信不良记录。
处理过程:贷款到期后因徐先生户籍不在本地,也未在本地常住,银行无法联系到客户。2020年11月,投诉人配偶归还了贷款本息,银行告知全额还款5年后逾期记录将自动消除。
典型意义:确因系统或数据报送银行的原因造成记录信息的错误、遗漏的才能通过征信异议处理程序进行更正,其他情形不能更改。金融消费者应理性消费,申请贷款后应及时履行还款义务,银行未及时催收并不能免除借款人的还款责任。
案例4:政策解释不到位 被人投诉不冤枉
案情简介:殷先生至某银行办理二手房按揭贷款业务,该行告知二手房按揭贷款年利率为5.88%,如在该行购买保险或者开通信用卡业务,则贷款利率可优惠至5.63%。殷先生认为该行5.88%的利率既高且不合规,同时存在搭售和诱导的嫌疑,遂电话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