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把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氟化氢带到地面,周边的苔原地貌被改造成寸草不生的熔岩场,只有少量岩浆最终会流入大海,多数则积蓄在火山口附近,直至再次休眠后才冷却成特殊的火山地貌。


第三站是斯里努卡吉古尔火山,在冰岛土著传说中,这座火山住着三位“火神”,因而又名“三火山”。然而,冰岛人并不知道这座火山还有火山洞,直到1974年才被外国探险家偶然发现,于2012年正式对外开放,游客可通过升降机进入,每人费用328克朗(约16元),一次最多六人(含一名操作员)。


“三火山”已休眠超过4000年,目前仍未确定是不是死火山,我们进入的只是第一个岩浆房,内部还有两条小路分别通往左右两边,暂时还没有开放。
讲解员用纪录片的语气说:这里拥有很多个世界第一,全球唯一可以乘坐电梯进入岩浆房的火山,也是唯一有乐团现场演奏并录制唱片的火山,同时还有很多未解之谜,例如岩浆为什么会形成片状岩内壁,为什么会出现中空岩浆房等等。


下山后赶往下一站布雷奶牛农场,夕阳下山前抵达后,我却惊呆了,望着这一望无际各种款式的内衣,突然有种恍惚的错觉:这农场莫不是改行做内衣了吧?
没人知道为什么要把内衣挂在围栏上,也没人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习俗”,最后问过农场主才得知:2012年的夏天,农场主看到附近有游客露营就随口问了问,刚好是来自西班牙的同行,从小到大就帮家里挤奶的女游客主动交流挤奶手法,结果被突如其来的暴雨淋个透,顺手就脱下内衣挂在护栏上晾干,走的时候忘了带,就这么一直挂在那里。

农场主虽然每次进出都会看到内衣,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而之后在附近露营的游客还以为这是冰岛传统,一件又一件地往上挂,就这么挂成了现在的“胸罩围墙”,据说总数早就超过一千件。


第五站是建于二战时期的岩柱灯塔,位于冰岛西南海岸12公里处,周边方圆数十公里都没有村镇人烟,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孤独的灯塔”。
从远处望去,37米高的岩石矗立在惊涛骇浪中,颇有一股“任海浪肆意拍打、我自巍然不动”的气势。如今航海与导航技术皆已成熟,但当地渔民仍坚持要保留灯塔,甚至集资为其更换最新设备。

由于当天海况不佳,我们预定的快艇不能出海,只能遗憾错过近距离拍摄,好在苏帕尔的朋友发来照片和具体信息,才算满足了我的好奇之心。
原来在修建灯塔时,冰岛还买不起直升机,渔民们只能徒手在峭壁上凿出悬梯,再一点点地把灯塔建材拉上去,足足一年才点亮灯塔,几百艘渔船靠着灯塔指引方向大大降低迷航风险。1980年,冰岛政府接管灯塔并安排一名值守海员,每三个月通过直升机换岗一次,这项孤独的工作一直持续至2003年,因更换全自动灯塔才结束人工值守。


灯塔下一站就是大名鼎鼎的维克黑沙滩,在冰岛人眼中,维克黑沙滩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因为整个南部海岸几乎都是黑沙,只不过维克海岸更宽更大,看起来相对壮观而已。
然而,向导却告诉我,南部海岸最佳观赏季节是冬天,尤其是突然降温时,大片大片的碎冰被海浪冲上黑沙滩,阳光下会折射出耀眼夺目的光芒,类似场景别说在其他北欧国家看不到,就连冰岛也仅此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