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克黑沙滩的成因曾经困扰欧洲科学家很多年,一开始都以为是冰岛陆地上的火山岩浆形成黑色玄武岩,再逐年风化成黑色沙砾。但随着科研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在1982年确认黑沙来自冰岛20多公里外的海底火山喷发,大量海床淤泥随岩浆喷涌又迅速在海水中凝固,被海浪经年累月的推向海岸,这也是冰岛南部几乎整条海岸线都是黑沙的主要原因。



随手抓一把黑沙仔细观察,发现沙砾居然不是纯黑色的,而是带点灰又略显通透,正当我感慨大自然奇妙无比的时候,向导卡特琳又给我泼了一盆冷水:如果冬天来,那你将会看到世界上最美的景色,一场暴雪让整片黑沙滩都是碎冰,就好像黑色围巾点缀着无数钻石一样,暴雪后还能看到黑白蓝相间的奇特现象。
而我,只能通过她手机里的照片来一饱眼福。



晚上我们没有在维克村里留宿,而是驱车住到25公里外的一家民宿内,哪怕维克村确实很美很方便,但也受不了动辄两三万克朗的住宿费。卡特琳说:维克村的酒店旅馆基本都被日韩人垄断,他们在旅游旺季会聘请冰岛大学生来装门面,宣称自己是土著经营,但实际价格比真正土著经营的旅馆会高出好几倍,主要坑的就是你们亚洲游客。
而我们入住的这家黑沙民宿,一晚只要三千克朗,合人民币也就150元,不过是偏僻了一些。


实际上,冰岛有很多类似的土著小旅馆,单人间普遍很小,但收费一般不会超过5000克朗,如果住多人间,哪怕旺季也基本都在1000克朗上下,也就是50元人民币左右,还都配有洗衣机、烘干机、温泉池、厨房等等设施,部分民宿还有免费桑拿房。
遇到意外的话,还有一个地方可以暂时短住,随便找个村子的教堂直接住里面,教堂工作人员还会供应免费饭菜和应急药物(冰岛政府有专项补贴,不属于乞讨)。


第七站是位于瓦特纳冰川国家公园西部的朗吉湖,离维克沙滩大约100公里,但实际行驶得3个小时,弯道多、路面滑,车速太快容易侧翻。
朗吉湖其实并不单指一座湖,而是一条75公里长的峡谷内,大大小小上百座湖泊的统称,周边布满厚厚的苔藓,最厚的地方由好几层苔藓堆叠近一米高。18世纪之前,冰岛牧民把朗吉湖区域当成主要牧场,直至一次火山喷发后才全部搬走。




朗吉湖是火山与地震双重作用下形成的特殊地貌,最后一次地质活动是1783年的火山喷发,整整喷了一年才进入休眠期,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认证为集冰川(往北才能看到)、峡谷(断层)、火山、苔原、湖泊和熔岩地貌于一体的极特殊海岛地质。
理论上,瓦特纳公园是全年开放的,但只有6-9月才能安全进出,其余时间要么暴雪封路,要么水位暴涨路面被淹。
(限于篇幅,剩下8个景点留待下文展示,其中部分是国内首次出现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