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门寺是长安北张村的村庙,这几天上面干活的人不少。他们的村子已经拆迁了,闲人多。
岱顶中佛寺
过了山门寺就是这个长长的台阶,中间就是六柱六面六角六铃六脊十二兽的风铃亭。亭中视野很好,就是风太大,刚洒了一些雨滴,冷飕飕的。


记得我上次来中佛寺的时候,这里施工的人下去了,一个小伙子孤独地在这里待了一个礼拜,这次干脆一个人都没有,大门紧闭。
不过,他们村子拆迁留下的佛像,应该在这里安顿好了。


岱顶老母殿
从旁边的小道绕过去,就到了送子宝殿和老母殿,这里分属两个村子。
送子宝殿是西高桥旁边的一个村子的,几个男女正在干活,女的洗蒸笼,男的清水窖,忙得不亦乐乎,过段时间他们村庙会要上来不少人。


看看时间是2:30,手机上显示的步数是一万步多一些,算算我们走了三个半小时。
这里看的景色和下面看得差不多,不过和老母殿的老孙打个招呼,后面的平台上看景色就不一样了,九鼎万花山一览无余,远方的山脊我怀疑就是鹿角梁。


就是下面的鹤场也看得清清楚楚,我说我们从鹤场下去吧,结果同行的人不同意,他们怕时间不够:鹤场下去从九龙潭出来,要5公里路,路要长一些。
“鱼汤烹茶”
事实证明他们的决定没有错,以我们爬山这懒散的性情,在山顶一待就是一个多小时,烧水吃饭,汲水烹茶,逍遥自在得就忘记了时间的飞逝。


我们带的水不够,干活的几个人说你们用这个窖水吧。这个窖水虽然是雨水,但是以前也称为“无根水”,在古代算是烹茶的好水了。
同行的小朋友贪嘴,我一路骗她说上面有鱼,咱们上去喝“鱼汤”,真是没有骗她,这个水窖里面真是有几尾红鲤,算起来我们真是喝“鱼汤”。


观着云雾缭绕的山色,品着无根水烹的香茶,待几个小时都不算长。
一直到四点钟,我们才起身下山。

沿途羊奶奶味道不错

南雅寺
一路返回到上来时候的岔路口,一二百米就到南雅寺,只是山门空锁,只许清风出入。我们就不打扰他人的清修了。
南雅寺的出名是因为比尔·波特,他在《空谷幽兰》中对这里记叙得很详细。
观音山从唐代开始就为佛教中心,两棵唐松就是证明。据说这里是观音菩萨母亲的道场,这也是老母殿的来源。不过这里的寺庙大多是明万历年间重新修建过的。



观音老母?
网上有这样一张照片,我一直没有找到拍摄的角度,我怀疑是从孤魂台的方位拍摄的,哪位朋友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