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为了爱情,她的婚礼被军队包围
虽然因为是土司地位显赫、威望崇高,没有受到反动头人的迫害,但红军走后,德钦汪姆的厄运伴随着爱情来临了。
二十岁的女孩子,如鲜花盛开,德钦汪姆同样迎来了鲜花一样的爱情。但是,她的爱情却与引发了西康国民党当局的武装冲突,酿成震撼西陲的“甘孜事变”。所谓“甘孜事变”的大致脉络是这样的:
红军离开后,为了拉拢当地土司,刘文辉于1937年收德钦汪姆为义女。同年底,九世班禅在青海圆寂,班禅行辕及灵寝移驻甘孜。次年,国民政府派考试院院长戴季陶赴甘孜致祭,以班禅行辕及地方势力牵制刘文辉,也收德钦汪姆为义女。当时,刘文辉为德钦汪姆择婿,但并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德钦旺姆班禅行辕的关系友好,经常邀请行辕上层人士去土司官寨做客,一来二去,便和班辕卫队分队长益西多吉有了爱意。

益西多吉出身普通藏民家庭,比德钦汪姆大一岁,他的叔叔是班禅的一位经师。经叔叔介绍,益西多吉8岁时就被送进了北京熊希龄办的香山慈幼院。13岁时,益西多吉被选入阎锡山在太原建的“北方军校”。毕业后,来到班禅行辕,从班长一步步干到了卫队长。
两个年轻人在一起,有很多共同语言,聊着聊着缘分就来了。起先,益西多吉怕自己出身卑微,配不上德钦汪姆,但德钦汪姆并没有门第观念,并坚定地对益西多吉说:“你应该知道我的性格,看准的事情,我不会轻易改变。我爱上了你,就决心嫁给你,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怎么阻拦。除非死别,活着就不分离。”如此,两人都没有了顾虑,迅速坠入爱河不能自拔。

德钦汪姆骑马图
很快,德钦旺姆委托叔叔香根活佛到班禅行辕提亲,应该说,一切在这里都已是水到渠成,不会有什么麻烦。但偏偏在这个时候,刘文辉出面干涉了,原因是他怕德钦旺姆嫁给益西多吉会影响自己在康北的利益。对此,前文中提到的邢肃芝有过这样的一番评论:
“作为一个女子,本来自己的婚姻大事应该由自己做主,但由于她(德钦旺姆)的身份特殊,婚姻却成了难题。刘文辉生怕她与藏人联姻,将来与西藏的势力串通引起地方政局动荡,所以要求她在选择配偶时,必须首先得到刘文辉的批准,否则不得结婚。”

甘孜城旧景2

1938年秋,孔萨土司官寨,大小头人齐聚,人们向德钦旺姆和益西多吉二位新人祝贺。但甘孜县长章家麟忽然率一营兵力将官寨包围了,理由是德钦旺姆身为土司,恋爱结婚并不是她一个人的事情,她不但没有报告,更未得到相应的批准,草率结婚不合法。章家麟的军队下了官寨所有人员的枪,将所有祝婚人员驱赶出寨,罚银2000秤,扣押软禁德钦汪姆达一年之久。
1939年,班禅行辕组织僧人、群众向刘文辉815团部和县政府章家麟发起武装进攻,德钦旺姆被营救了出来,但因刘文辉增兵与班禅行辕交战,班禅行辕很难在当地再待下去,只好连夜抬着班禅佛柩转移至青海玉树。德钦旺姆和益西多吉随行,于1940年2月到达玉树,至此甘孜事变结束。半个多月后,德钦旺姆和益西多吉在玉树称多县举行婚礼,历尽劫难之后终成眷属。

德钦汪姆和孔萨益多
04.1948年,她回到家乡再次支援解放军

婚后,益西多吉虽然承袭土司封号,更名孔萨益多,但他和德钦旺姆却成了一对有家难回的人,一直在西宁和玉树之间过着漂泊动荡的生活。直到1948年秋,他们的婚姻事才在德钦旺姆的舅舅降央庆泽活佛的斡旋下,得到刘文辉的同意,得以回到家乡。这时候,他们离开甘孜已经整整8年了,现实就这样把他们个人的命运与历史拧在了一起,让他们摆脱不能,经历了8年的风雨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