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皓颖
一、从小众服饰到时尚潮流
你或许已经在街头见过这样的穿衣风格:印着大图案的裙摆加上层叠的蕾丝蝴蝶结,走起路来像一只移动的大蛋糕;衬衫加格裙配上领结和小腿袜,仿佛是刚从学校放学的高中女生……如今,随着Lolita、JK制服的“出圈”,这些小众的服饰风格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Lolita也被翻译为“洛丽塔洋装”,最明显的特征是超大的裙摆和繁复的花边、蝴蝶结等装饰。谈起Lolita,最为人熟知的印象大概是“蓬蓬公主裙”吧,但实际上,Lolita有着十分丰富的风格分类。除了上述提到的最为常见的甜系,还有典雅淑女的古典系、色调暗沉的哥特系、借鉴中国或日本的古代服装特色而形成的中华风或和风等等。穿着Lolita服饰的女性,被称为“Lo娘”。

洛丽塔洋装
作为服装时尚的Lolita,是在1980年代左右,由日本品牌在借鉴欧洲的巴洛克、洛可可及维多利亚时代服装风格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后来,这种风格逐渐在全球的小众范围内流行起来。尽管Lolita这个名称和著名文学作品《洛丽塔》重名,但并没有证据显示二者有直接关系。
而JK制服则是模仿日本女高中生的校服而形成的服饰风格,“JK”是日语“女子高中生(Jyoshi Koukousei)”的简称,但国内并不是用JK一词来指称真的高中生,而是指穿这种服饰的女性。有时,“JK制服”一词也会被缩写为“JK”。目前,国内的JK制服以格裙和衬衫的搭配为主流,也有水手服等其他种类。
如今,Lolita、JK制服与汉服三种小众服饰被戏称为“破产三坑”,侧面说明了这些服饰的价格不菲。早在上世纪,中国国内就已经有零散的Lolita和JK制服爱好者。在最早期的时候,国内制作商寥寥,这些小裙子几乎只能通过日本进口购买。一条日本品牌的裙子加上运费通常要花两三千元,华丽款甚至可能上万,令不少人望洋兴叹。
不过,随着国内生产这些服饰的电商越来越多,价格日趋降低,昂贵的舶来品正在向日常商品的方向变化。现在,四五百元能买到国牌Lo裙,二三百元能买到一套JK制服,已经成为普通人也可以接受的消费水平。可以说,Lolita和JK制服受众的扩展和国内电商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Lolita和JK制服与二次元文化有一定的亲缘性。在还不知道这两个名词的时候,不少女孩就已经被《蔷薇少女》《百变小樱》等动画中的着装风格吸引。对于这些和日常相异的、略显夸张的风格,二次元群体的接受能力通常更强一些。不过,随着服饰的款式越来越丰富,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也有许多人单纯只是因为一条好看的裙子而“入坑”。毕竟Lolita和JK制服再特别,说到底也是一件衣服。平时不会特地买来穿的人,也可能会选择在毕业纪念等特别的日子穿上一套JK制服,寄寓对青春时代的留念。
近年来,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大大助推了Lolita和JK制服的普及。在这些平台上,有关Lolita和JK的视频播放量常能破万,这也许是早期的爱好者们难以想象的。原本小众的服饰文化开始形成一种时尚潮流,进入大众视野。
二、“少女”不等于低幼
入坑Lolita和JK制服,并不仅仅是买一条裙子那么简单。既然穿了这么好看的裙子,下面套个人字拖总是有点说不过去吧?于是要有可以搭配的袜子和皮鞋。上下半身要求搭配的平衡,于是KC(头箍)、发带和贝雷帽等应运而生。冬天寒风瑟瑟,夏天日头炎炎,如果四季都想穿,那么衬衫要分至少两个季节,还要买相配的外套或大衣……往往是回过神来,Lo娘和JK们才发现自己的衣柜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被各种搭配的物件填得满满当当。
JK的搭配尚且还相对简单,Lo娘则还有一件“灵魂”,那就是裙撑。大部分Lolita裙子相比普通裙子而言裙摆极大,自然下垂的状态无法清楚展示裙子的细节,也缺乏华丽的神韵,因此用来撑开裙摆的裙撑是Lo娘的必备。如果你是精益求精的细节控,腰带、手袖、胸针等等还得通通安排上。若是特别华丽的款式,为了避免“脚重头轻”,往往还需要搭配假发或复杂的编发。碰到漫展等对服装包容度高的场合,有些Lo娘会穿戴从头到脚的整套Lo裙及相应的配饰(“fullset”),这套行头堪称繁琐又沉重,但Lo娘们仍然乐于承受这些甜蜜的负担,她们全心全意地享受着装扮自己的过程。
如何用裙子搭配出合适的装扮,是Lolita和JK制服中的重要环节。在Lo娘和JK的QQ群、树洞里,“求问这个搭配物是什么”一直以来都是热门话题。这种以搭配和装扮为主的风向尤为突出地表现在Lolita和JK圈内的“种草”活动。不论是拍摄商品模特图,还是买家收到裙子之后的自拍和返图,往往都重点展示裙子所能打造的装扮和所适合的风格,而不是模特的“颜值”。能看见整条裙子的全身照片居多,有时甚至会故意用马赛克将脸部挡住。在这里,对身体的评判和凝视被抵抗了,代之以对自我的理想形象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