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威尼斯广场,我们往罗马卡比多广场方向走去,途中遇到的一处古遗迹。
由于去之前功课没怎么做,因为搞不清楚具体位置,这个遗迹内容我连查都查不到。反正,人到了罗马的感觉就是,在古罗马城内,到处都是古建,到处都是遗址,到处都是宝贝。
随便哪个角落里,说不定就埋藏着千年宝物。这个遗址虽然看上去不起眼,但仔细看看,门头上的那些壁画就值得好好保护起来。说句个人印象,别看意大利人打仗孬种,但人家保留下来了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所以人家在经济不景气的今天,能依靠老祖宗的传家宝安稳度日。世界上哪个国家能有意大利这个条件?罗马帝国本身就是意大利最大的资源,人家靠着这个“资源”,能整整养活好几代人与整个国家。
这是阿拉柯利圣母堂,外立面非常简朴,这座教堂建于七世纪,从卡皮托林山这边上去,需要爬上高高的石阶。行程里没有这座教堂的参观内容,只能看到外观。
卡比托利欧广场,也叫市政广场,在罗马行政中心的卡比多山上,是16世纪时由教宗保禄三世邀请米开朗基罗设计、规划,米开朗基罗建议修建新宫,使广场成为一个不等边的四边形,实际上从空中看广场周边的建筑呈现的就是梯形,中间的广场是一个圆形。广场地面上有放射状的图形,与周围建筑物巧妙搭配形成一种几何之美。主要有罗马市政府、皇帝奥利略骑马铜像及智慧之神、台伯河之神和人面狮身三座雕像。米开朗基罗将广场的设计体现出文艺复兴晚期的罗马现状,摆脱宗教改革危机,正寻求新起点的基督教教会。前沿完全敞开,以大坡道登山,广场背后则是古罗马的罗曼努姆广场遗址。
广场主建筑物是参议院(现今为罗马市政厅的一部分),它的立面经过米开朗琪罗的调整,造了一座钟塔。广场一侧是档案馆(建于1568年,今为雕刻馆),一侧是博物馆(建于1655年,也叫新宫,今为绘画馆)。它们的立面都不高大,但雄健有力。广场前沿栏杆上放着三对古代石像,造成富有层次的景色。参议院前的大台阶上也有雕刻装饰。这广场是建筑和雕刻的综合体,这是罗马最美的广场之一。
说到罗马处处是宝贝,这不,这个破石台也被铁丝网围了起来,这可都是意大利人民的宝贵财富,现在全指望它们来养活全意大利人民呢。刚才说到意大利人打仗孬种,却保护起了祖宗留下的宝贝。
意大利人保护起来的这些都是人类的无价之宝。我们其实也有无数的无价之宝,可现在呢?还有多少尚存?五千年的文明史最后还剩下了什么?想想就觉得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