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
一群中学生,拍了一部十八禁电影,在北京一所中学上映。
诡异的是——
老师没禁,家长没抗议,同学看得乐呵。
更诡异的是。
这部电影,甚至是国内第一部校园题材的 " 丧尸电影 "。
喏,有海报有真相(虽然非主流了点)。
比起电影本身,Sir 更感兴趣是:
他们为什么而拍,又为什么敢拍?
十年后,答案终于浮出水面。
真实生长
片如其名,一部真实到极致的纪录片。
《高三》导演周浩监制,8 年贴身追踪跟拍,1000 多小时素材,最终浓缩成 4 集。
有人说,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青春片。
也有人说,这是中国版的《人生七年》。
在 Sir 看,它聚焦的东西很小,无非是三个孩子的一次青春,一次高考。
但你如果允许 Sir 掉个书袋。
就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看完这三个小故事,你收获的不只是一次共鸣,一段回忆。
还有那些曾与我们每个人失之交臂,关于生长的无限可能。
01
揭竿而起
2012 年,北京十一学校。
大名鼎鼎的顶尖中学,海淀区六小强之一。
但,它同时也是最爱搞事儿的学校。
刚碰上教育改革,老师们突发奇想:
不如,咱来个大学式走班制?
自由选课,自主上课。
下午四点放学,爱玩啥就玩啥。
你没看错,这是物理老师在控诉:怎么体育课比我还多啊?!
更吓人的是,有一个出了名的刺头儿,嫌这样的自由度还不够,准备搞" 学生起义 "。
这位其貌不扬,伶牙俐齿的眼镜小哥,周子其。
老师口中的刁民,同学眼中的大佬。
说起他,所有人的印象都是:会搞事。
但这种锋芒毕露的气质,又跟北京十一学校的校风不谋而合。
来,请你先回想一下高中军训——
这样的动员大会,你是不是耳熟能详:
要发现流血流汗不流泪
掉皮掉肉不掉队的精神
自觉吃苦 敢于吃苦
我知道,你此刻内心一定有无数个白眼。
周子其同样,他直接跟老师来了场激情辩论。
弹幕表示:这是 15 岁的人,我三十岁都没这口才(这何尝不是 Sir 的心声……)
当你以为,直接跟老师对喷已经很叛逆。
周子其发现:跟老师讲道理是木有用滴。
在我们还天天梦想着炸学校的年纪,周子其直接开始组建学生内阁(别忘了,这事儿发生在十年前)。
首战告捷,抗争结果是初中军训直接取消,高中军训时长缩短。
导师说,得了得了,消停会呗。
周子其哪里肯。
接着,他盯上学生手册。
吃饭翻,课下翻,放假也还在翻。
然后,他又动员学生,改变学校食堂的饭菜价格。
一次喝大,周子其的导师当众凡尔赛:
哎呀呀,你们的学生是考第一,但我的学生改变饭堂呀。
更爽文的还在后头——
周子其,成绩年级第一,750 总分,624 分。
用他的话来说:哎呀,这次考的有点砸。
临近高三,他的烦恼是:北大是一定能去的了,但是选历史呢,还是光华,或者元培呢?
后面两个听不懂是不是,没关系,反正听懂了也没我们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