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学霸归学霸,总有点普通人的烦恼吗?
有……
口才好,脑袋灵,墨水多的他,一直找不到女朋友,经常被三个热恋中的哥们嘲讽。
是的,你没看错,这学校还让谈恋爱。
这不,又是周子其的杰作咯——
因为好想好想谈恋爱,他让学校把 " 男女生交往不当 " 这条校规给修正了。
走班制、谈恋爱、学生内阁……
意味着——
选课自由,恋爱自由,表达自由。
这不就是学生时代的天堂?
等等。
待它真砸在某些人头上,也可能是 " 地狱 "。
02
顺杆而爬
第二位主角,李文婷。
跟她不起眼的名字一样,放到人群中,她绝对是最不起眼的一个。
一张嘴,她跟同学的差距就立马体现:
俺山西大同人……
别误会,Sir 不是地域黑,而是想说,在一个挤满了精英家庭的学校里,李文婷的工人子女身份,会让她天然产生一道屏障。
这屏障,隔绝的不是空间。
而是别人期待的自己(可能性),和你真正想成为的自己(视野)。
李文婷太乖了,乖到大人都想让她叛逆一下的程度。
当周子其的学生内阁搞得满城风雨,有人吹爆,有人反对。
她第一反应是:这是个啥?
其实,不是军训没问题,饭菜没问题,是她太专注学习了,所以学习以外的,都算不上什么问题。
这就是一个在传统应试教育环境成长的孩子。
她跟周子其,完全两个极端。
周子其爸妈忙,给他留下的是满柜历史书,所以长大后,他可以不交历史作业就可以轻松考前三。
因为历史,是他五岁开始玩的玩具。
李文婷小时候又在干啥呢?
额,主持人表示不知道,因为李文婷自己都不知道……
如果说周子其接受的,是一定要成为人上人的精英教育;那么李文婷接受的,是普通人无头苍蝇般的 " 自我教育 "。
爸爸工作忙,永远在路上跑;妈妈愿望也简单,就是希望她做医生。
父母知道自己普通,所以唯一能做的,给她谋一个尽可能好的学位。
就跟荧幕外的大多数一样,即便离开了小镇,但李文婷永远不敢忘记,自己只是做题家,所以做题家之外的可能,她不是不感冒,而是不敢想。
爸爸总说:成为优秀的人,未必就比成为正常人幸福。
对这句话,李文婷应该很矛盾。
高一时,她评价学生内阁:
我觉得挑刺儿不是学生应该做的事
但是,高二暑假,山西老家。
爸爸正吃得欢,让李文婷买几瓶啤酒,她一口回绝。
因为此刻,她的眼睛死死盯着屏幕:那是当年最火的《神探夏洛克》。
这一刻,李文婷对别人不再 " 彬彬有礼 "。
因为李文婷看到了——
爸爸口中的优秀,只是同学们眼中的正常。
而正常和优秀之间,对自己来说,或许差的就是那么一点小叛逆。
周子其和李文婷的差异,是阶层的分化,贫富的悬殊。
一所学校里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一个,是这部片里的普通的李文婷,终于能跟优秀的周子其们迎头相撞的世界;一个,是更多没那么幸运和优秀的李文婷,还没走出大山的世界。
现实的机会不平等,是痛,是需要反复提醒的痛。
而更本质的,其实是走出大山后,我们只能学着去接纳的,关于个性和天赋不平等的慢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