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王海
链接:庙城始设军屯早,十年之后置怀柔

北京怀柔区庙城镇桃山村,因聚落桃山之阳而得名。
村域北距怀柔城区6.5公里;南距顺义区界0.9公里。左、右分别与本镇王史山、高各庄两村接界。村域面积为4.25平方公里,属于山前洪积高台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为52米。发源于桥梓镇北山的小中河,自桃山西麓绕村而过,村属土地水丰壤厚。民居聚落地41万平方米,有东西、南北向主街各两条,大、小胡同32条
地处冀北山地向平原过渡地带的桃山村。在古代是草原民族南下和农耕民族北上的经临之地。
现有文献史料及文物遗迹证明,桃山聚落于唐代中期。亦有学者认为,早在北魏时期,桃山附近就建有城邑。因而桃山村有“京北古村”之说。作为北方一个由古城邑演化而成的村庄,这里,曾是草原民族和农耕民族融合之地,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历史。

村庄地标之桃山
桃山,是怀柔区南部边缘的一座低山,海拔仅137米,属军都山前平原侵蚀山丘。古籍中记有:“桃山,在史山东五里,为风山(今称峰山)之南端。一峰高耸,远望如桃形,前方险峻盘折,狭径难登,昌平、顺义界山也。山巅古寺残毁,仅碑碣孤立,阶砌荒草、荆棘耳”。
《顺义县志》云:“顺义平原,山岭绝少,惟北部孤阜特起,燕山之分支由昌平蜿蜒东来,横亘两县界上,或伸入境内突出。虽半山童秃,无长林嘉卉,而岚光四映,寺洞清幽,登临远眺,为境内绝顶大观也”。
《方舆纪要》云:“桃谷山,山有五峰,如桃花瓣,巨石错落,横亘数亩”。《唐书》:“开元二十五年(737),移治于幽州北桃谷山,即此”。《纪要》此记,是指今昌平桃峪口之山,非今怀柔之桃山,因个别宣介文案误引,特此赘说。
桃山,相对于北部燕山群峰,虽是一座孤立的小山。在人文地理中,确是极具文化意义之地标。从历史上看,凡是浸染了人类文明之地、凡是孤独的小山,大都有着非同于崇山大岭的文明。围绕孤山的故事、传说、诗文远远比那些雄奇的大山要多。作为承载诸多历史事件的地标而存在的桃山,曾被反复载入各类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