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山寨王——船头寨
文/赵青松
铁壁三层盘古寨,螺峰四面护雄关。
是谁,在这里精雕细刻,创造了灿烂的土家文化?
是谁,在这里揭竿而起,点燃了熊熊的反明战火?
一段失落历史,一座大山深处的土家山寨,让我们一起走进,去追寻、去凭吊、去欣赏。
巍巍齐岳山,如同天然城墙,以截断天地的气势,横亘在楚蜀之间,其间谷口关卡林立,各个山峰兵寨相峙,自为古兵家战略要地。而其中,船头寨又力压同侪,一寨独尊。
船头寨,古名船山,因明嘉靖年间,散毛土司龙阳峒黄中叛乱结寨,故名船头寨。而船头寨地处下支罗(古支罗峒分上下),故而全名为支罗船头寨。今天,把支罗村和船头寨村合二为一,命名为船头寨村,实为谋道镇全域旅游考量而为之,村委设在原支罗村委所在地。船头寨位于今重庆万州与湖北利川谋道交界的三峡南岸,与重庆万州、云阳、奉节紧邻,今属湖北省利川市谋道镇管辖。其东以山麓三叶场河为界,与今重庆人头寨相望;其西以山麓葫芦溪、鸡头沟为界,与鱼木寨相邻;其北以山麓龙驹河为界,与今重庆龙驹镇相通;其南山脊与谋道集镇(古属四川)相联,东临荆楚,西联巴蜀,远控夜郎,近瞰峡巫。
清光绪《利川县志》描述船头寨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说“都亭山自筲箕湾折而北十五里,曰方家山。又北十五里,曰高士山,左曰木耳山,右曰大包山。又北为太平场,其东曰旧寨坝,支罗百户所旧治也。又北三十里,曰船山,濒万县龙驹坝水。山峭壁如船,一径可通。”
远远望去,船头寨山体形似一艘三层舰艇,船头在北高翘,船尾与南部山脉连为一体,东西北三面每层之间都以悬崖分隔,顶部平坦,周边则是重峦叠嶂,崇山峻岭。船头寨山体庞大,占地面积20余平方公里,谷底海拔600米,顶峰海拔1400米,垂直高差800米。据说船头寨有36条小道和72座卡门,成为通往寨顶的咽喉,可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扁舟横冠顶,天子呼人早上船;胜景如桃源,神仙引我先登岸”,船头寨环境优美,春天杜鹃怒放,一片花海;夏天飞瀑四泻,一叶凉舟;秋天万山红遍,瓜果飘香。常年云海苍茫,如诗如画,宛如神话仙境。清朝同治利川训导浠水徐崇文巡察支罗文风时节,见到眼前美景,即兴赋诗一首《船山云雨》:
船形突兀势迴环,云雨溟濛隐约间。尚有遗迹留楚岫,岂无好梦接巫山。气如画舫岚方合,声送春帆水不潺。正玉鱼鳞铺次第,朝飞暮捲襯烟鬟。
清道光岁贡张宗颜夫子在《船山石锁歌》序文写到“支罗有山,其形如船。一径独升,上有田。”又诗云“天船泊在绛河边,偶恋红尘下大千;遥望群山如叠浪,有时风撼舟疑荡。昂头势欲浪中移,赖有银铛作保障”,诗人把船头寨昂首航行于山水之间的磅礴气势写意般展现在我们眼前。而楹联“铁壁三层盘古寨,螺峰四面护雄关”(大寨门联)和“十二危峰东川保障,三千远路南浦雄关”(六也岩联)则把山寨险峻地势与坚固环境进行了写实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