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船头寨的辉煌则是元、明土司时期,其间黄中据寨抗明竞达十三年之久。《明史》卷310、列传198《土司列传.湖广土司列传.施州列传》中说:“嘉靖三十三年(1554),时龙潭安抚黄俊素贪暴,据支罗洞寨,以睚眦杀人,系狱。会白草蕃反,俊子中请立功为父贯罪,自求为副指挥,贿当事者许之。俊出益骄,乃与中及群盗李仲实等恣行于四川之云阳、奉节间,副使熊逵等计擒俊与仲实。俊死于狱,中自缚出降,执余党谭景雷等自赎。帝命追戮俊,枭示;仲实等论斩,中谪戍,而赏有功者。”
又《清史稿》卷512、列传299、《土司传一·湖广传》云:“支罗所,旧隶龙潭司,明嘉靖四十四年,因峒长黄中叛,讨平之。遂割半置所立屯。以百户二员世镇之。而今峒司属焉”
又又清光绪《利川县志.卷之十·武备志》载:“嘉靖四十四年(1565),支罗峒长黄中叛,讨平之。”
叒清光绪(利川县志.卷之十四.列传三》载:“隆庆二年(1568),土寇黄中既灭。湖广按察司事李尧德驻卫,诛中族。宣抚司覃宁党于中,并戮之。”
![](http://imgq8.q578.com/ef/0727/6a61b5022500028b.jpg)
黄中在支罗为乱被平后,其族人被四川湖北两地分散安置。其中,湖北安置区在今天的汉阳一带。而明施州卫在此设支罗百户长,并在四围设大坪屯、中坝屯以镇守船头寨区域。支罗百夫长为参与征剿黄中的杨伟。“清康熙三年(1664),龙潭安抚归顺。十三年吴三桂据云南,龙潭属焉,至十九年归顺。雍正十三年(1735)改改土归流,改世职千总。时称此地‘上支罗峒’与‘下支罗峒’”。下支罗洞即船头寨,上支罗峒即旧寨坝,两地距离很近,遥遥相望。
明至清至民国以来,支罗一带人文蔚起,人才辈出。此地多有贡生廪生庠生。如果把利川再明清时期的教育划分的话,大致可以化为三大区域,一是利川团堡,二是利川支罗,三是利川建南。利川支罗在清中期,有南坪巡检王霖发现“利邑自改设以,三汛俱有义学,独南坪缺”,于是毅然把创办南坪义学为己任,经过五年的时间,“越壬子春(1792)仍复旧馆,迺公欣欣然持簿以告曰,数年来拳拳在念者,而今如愿矣,予续其序井然有条,遂不竟啧啧为之称庆焉 ”。故道光《施南府志》卷二十二官师记:王霖,浙江山阴,供事任南坪巡检,创修义学,措置田产以资膏火。迄今邑中入冸者南坪为多。
上支罗旧属南坪汛十二保,其地从今天的苏马荡广场到长平川祖堂,下支罗十三保,即整个船头寨山体。南坪如膏书院咸丰三年“重建魁星楼捐资碑”碑刻上,多有上下支罗人士。利川县志选举志里“道光岁贡张宗颜、咸丰岁贡邓贤才、同治甲戌岁贡吴化南、光绪庚辰恩贡马上襄、光绪乙酉府学恩贡向绍猷、咸丰分发试用通判加同知衔谭大勳、同治湖南试用从九品谭大宾、万历总兵向有功、天启中游击向儒选(志记为有功子,误。实为向有功之父。)、宣统己酉拨贡与贻(误,应为余贻儁)、宣统己酉优贡倪惠渊.........”
![](http://imgq8.q578.com/ef/0727/e06da54aa08908a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