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游客为什么不来”引起热议。游客不来是有原因的,应该从深层次去思考产生问题的原因,要从景区本身、服务质量、游客自身等方面进行综合思考。找出问题症结,对症下药、靶向治疗,让老景区焕发青春,让游客流连忘返。
思一:景区本身。游客为什么不来老景区了。这应该是老景区运行时间过长了,整体的景色、旅游设施比不上“网红”打卡点,景区的旅游设施没有跟上游客的需要。同时,现在景区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人造景观没有跟上潮流,自然景观受制于天然形成;如果只是一味地“吃老本”,那游客自然不会来了。
思二:服务质量。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在满足生理需求的条件下,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就会随之而来。当今,我们已经满足了基本生活需要,旅游本身就是一种社交需求和尊重需要。游客希望通过高质量、舒心的服务,感受到社交的美好、心情的放松。而一些景区仍然停留在收门票的概念上,依仗着老资格,仍在执行着过时的制度和服务。而不是站在游客的角度去想问题,那就是景观再“大美”,游客也不会来的。毕竟,谁会花钱找不痛快呢。
思三:游客自身。自媒体时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逐渐得到解决。对于各个景区,游客会通过网络、自媒体大量的搜索,从而找到自己想去的景区。每一个游客都会有自身的考虑,花同样的钱,在老景区体会不到旅游的愉快,那游客为什么要来。选择性的增多,让游客更加重视观光感受,而不是“来过拍照”就行了。
游客来或者不来,取决于景区能不能换位思考,能不能做到景观和服务相得益彰。要想游客经常来,必然要实现景区美、服务好、感受舒服。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