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积寺名源于佛典《维摩诘经》:“天竺有众香之国,佛名香积”之句。香积寺是中国“佛教八宗”之一“净土宗”祖庭,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今天的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香积寺村。

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净土宗创始人之一善导大师圆寂,弟子怀恽为纪念善导功德,修建了香积寺和善导大师供养塔,使香积寺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宗”正式创立后的第一个道场。善导大师被信徒们认为是一个信、愿、行的彻底执行者,他除了修正行中的正定业外,还做了许多善事,“自利利他”;于己,终达“功德圆满”。

王维从小受母亲的熏陶,对佛学有一定的研发和学习,他的名字就来源于《维摩诘经》。这天,秋高气爽,王维准备去寻访香积寺。初来乍到的王维对这里的地形不熟,请教了一个当地老叟后,沿着弯曲的山路走了过去。
湛蓝的天,好像一个巨大的大伞,在这些秀峰和苍松的支撑下,缓缓移动着,偶尔飘过的几朵白云,就像装饰在这把巨伞的碎花。几声翠鸟的叫声,唤醒了沉睡一夜的大地,好似一首交响乐开始了正式的演奏。畅走在这清爽的林间,王维感觉到人入仙境,俯身蹲下,双手捧起一口泉水,甘甜久久地在舌尖回味。王维想到了年迈的母亲,多年来一个人为了照顾孩子们,已经操劳了半生。
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好久,还没有见到香积寺,正在徘徊犹豫的时候,隐约听到了几声寺院的钟声,喜出望外的王维,即兴写下了这首《过香积寺》:

过:过访,探望。香积寺:在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神禾原上。
入云峰:登上入云的高峰。
钟:寺庙的钟鸣声。
咽:呜咽。危:高的,陡的。“危石”意为高耸的崖石。
冷青松:为青松所冷。
薄暮:黄昏。曲:水边。“安禅”即安静地打坐,在这里指佛家思想。
安禅:为佛家术语,指身心安然进入清寂宁静的境界,在这里指佛家思想。毒龙:佛家比喻俗人的邪念妄想。
白话译文
不知道香积寺在什么地方,攀登好几里误入云拥群峰。古木参天却没有人行路径,深山里何处传来古寺鸣钟。山中泉水撞危石响声幽咽,松林里日光照射也显寒冷。黄昏时来到空潭隐蔽之地,安然地修禅抑制心中的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