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下降的另一结果是库存的不断增加。2021年美特斯邦威库存货总价共计13亿元,三年以上的存货占到3.84%。
面对这种局面,周建成表示:“业绩巨亏是事实,如果要让美邦继续走下去,那就必须自救。”
美特斯邦威的自救方式就是卖资产。2021年3月,美邦服饰拟以4.48亿元的价格出售与控股子公司共同持有的上海模共实业有限公司100%股权。今年4月,美邦又准备以4.24亿元的价格出售所持“华瑞银行”10.10%的股份。但这些计划目前都还没得到银保监会的批准。

出路在何方
美特斯邦威为何从辉煌走向落寞?大家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是美邦没有抓住电商的红利;有人认为美邦只负责设计,外包制作与销售的轻资产模式是其失败根源;还有人认为美邦的失败源于缺乏原创研发、产品定位逐渐脱离目标用户等等。
这些分析都不无道理,但放眼整个国产服装品牌可以看到,目前整个女装、休闲服饰行业的日子都不好过。许多知名品牌都面临着与美邦相似的处境,例如已经黯然退市的拉夏贝尔,以及之前因为库存积压同样逆境挣扎的海澜之家……
就在上个月,多家国产服装企业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减公告。这里面有前两年大火的太平鸟,预计半年度净利润为1.33亿元,同比减少68%;主打年轻人的森马服饰,预计净利润9000万元至1.3亿元,同比下降80.46%至86.47%;女装品牌朗姿股份则预计净利润800万元至1200万元,同比下降87.14%至91.43%。

面对经营困境,这些企业大多解释为疫情的冲击。但从宏观上看,许多老牌服饰企业的困境伏笔都同美特斯邦威一样,埋在了2012年。
2012年发生了什么呢?简单来说,时代变了。从那时起,电商兴起带来了不断涌入的新品牌,严重冲击着线下渠道;而从ZARA、H&M等欧美快时尚品牌的入局,又进一步挤压着这些老企业的生存空间。
以有些时候诸葛亮的说法,国产快时尚品牌当时如果没有及时突破转型,那他们如今都面临着相似的困境。
但转型突破谈何容易。以波司登为例,早在2009年,波司登为了突破羽绒服季节性销售的限制,就开始向男装、女装、童装等多个领域发展,但这些改变对经营效果改善并不明显。
直到2018年,波司登确定主打羽绒服中高端市场,其业绩才真正迎来转变。2018年波司登营收与净利润分别实现16.9%、59.51%的增长,而在2021财年,波司登集团实现总营收162.14亿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同比增长20.6%至20.62亿元,毛利率高达69.4%。至此摸索十多年,波司登才基本转型成功,而美特斯邦威等品牌还来得及吗?

写在最后:
时代在变迁,时尚在变换,消费者的需求也在迅速变化,快时尚行业对时代尤为敏感。美特斯邦威在变卖资产应急自救的同时,还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方向定位,如何追上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痛点,才能避免被时代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