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汇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治理道路、河道后,乡村擦亮了面貌,但那远远不够。没有人的活力,一切美丽都是表面。
2019年起,同济大学常青院士受邀成为浦东新区乡村建设总顾问。他带领团队,对海沈村的公共设施、重要节点进行系统性更新设计。
第一个着手的是一座步行桥,地铁站出口直通农田的一座桥。
这座桥梁连接了地铁站与田野,也连接了城市与乡村。它有一条漂亮的弧线,仿佛传统拱桥的变形。木质的片板像层层波浪,起起伏伏,两排立柱中设置了公共长椅,有几分江南廊桥的意趣。
作为团队一员,王红军提到,出地铁站后,就是入村口,附近有一大片农田正是海沈村的标志性农业地景。
此前在道路治理时,村里追求干净整洁,准备围着农田边缘也就是道路两侧种植灌木丛。这是常规思维,本无问题。直到设计团队提出,这些“城市感”的绿化,反倒遮挡农田景观,隔离了人与田的关系。
在设计师的建议下,田地保持了一览无余的状态,与这片土地长久以来的生产性景观相契合。
今天,乘坐地铁16号线,途经惠南东站,还未出站,乘客们就能看到巨大的七彩稻田画。它已经成为上海乡村的网红打卡点。
走入田野,设计团队在其中布置了新的步行栈道,让人们游玩、观赏变得更加有趣。
仔细回想,村落入口空间的更新并未“伤筋动骨”,没有把乡村推翻重来。增加一座桥、保持大田景观、添加步行体系等“小微操作”,却让本来割裂的乡村空间连成景观,彼此成就。生态价值成就了美学价值。
“我们是基于人的行为、人与土地的关系进行系统化设计。今天的农业地景是一代代人在自然环境中生产、生活,从而累积形成的,是当地的特质。我们不希望推翻新造,而是梳理出这些本地要素,让它们以高品质的面貌出现。”王红军说。
如今,每到天气晴好时,村民总爱三三两两坐在桥上聊天、晒太阳。它是通行设施,是游客们高处观赏田野画的观景点,还是村民休闲、交流的日常生活空间。
陆陆续续,团队改造了一个个开放空间。
海沈村是自行车奥运冠军钟天使的家乡。钟家原本的农房仓库,未改造前,奖牌多到用脸盆来装,摆放杂乱。与钟家商量后,经过设计,仓库被改造成“钟天使荣誉室”,对外开放,弘扬奥运精神,发扬骑行文化。
海沈会客厅,原为村委会卫生室,位于主干道路口,地理位置绝佳。经过一番研究后,卫生室的功能被迁移至服务中心,这栋小楼改造成为集文创产品展销、会务活动接待、自行车租赁、特色农产品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会客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