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秀吉给丰后的大友义统送去文书,指示义统万勿轻举妄动,静待四国、中国两路大军汇合。然而大友义统违背了丰臣的指令,离开丰后出兵丰前,意在扫除后患。岛津方听说丰后空虚,率军长驱直入,威胁府内城,包围丹生岛。
丹生岛原是一座海中浮岛,岛上城池东西长约四百米,南北长约一百米。岛城四面环海,峭壁难上,唯有退潮时西侧海水落下,有沙洲与陆地相连。耳川败归,大友宗麟便迁居丹生岛城,不问世事。
天正十四年(1586年)十一月,岛津家久两千五百人进攻丹生岛。岛津方的打算,大友军兵微将寡,俱是老残不堪用,城池虽然易守难攻,以萨摩隼人的武勇,岂非易如反掌。
只是固守危城的大友宗麟自有其法宝在,那就是名为“国崩”的南蛮火炮。大友军使用火炮居高临下轰击岛津方密集的军势,霹雳巨响,雷霆嘎巴,岛津军队仿佛遭到基督天谴,死伤不计其数。
一时间强如隼人的岛津阵营发生动摇,几欲溃散。守城城兵趁机倾巢而出,居然打退战无不胜的萨摩强兵。
岛津强攻丹生岛城失利,转而进攻大友支城鹤贺城。鹤贺是户次川上游的锁钥天堑,地理位置十分要紧。岛津家久派出一万八千兵力围攻,守城大将利光宗鱼毫不相让,据城死守。孰料激战正酣,利光中箭身亡,剩余城兵继续顽抗,同时向府内城请求援兵。
此时大友义统与四国诸将听闻丰后危急,已然回军府内。收到鹤贺请援,长宗我部元亲与十河存保等人都犹豫不愿出兵,主张依照指令谨慎用兵,等待毛利军的汇合。然而监察使仙石秀久不以为然:“属城危急,倘若置之不理,有悖太阁恩义。诸君听我一人之令即可。”
仙石秀久一瞪眼,长宗我部元亲便缩脖子认怂,乖乖带兵跟着仙石队出阵户次川。
岛津家久接报四国军来袭,当即解除对鹤贺的围城,向坂原山退却。见到敌军后退,仙石秀久下令渡河决战。
老于战阵的长宗我部元亲深感不妥,劝仙石秀久驻扎北岸等待时机。仙石大怒:“你们这些四九年反正的投机分子也配教我这老革命如何作战!”元亲长叹一声,只得追随其后,渡过黄泉奈何桥。
十二月十二日,户次川战役打响,岛津家久全军一万余人,四国与大友联军两万人。总数超过三万之蝼蚁于户次川南岸麋集厮杀,骷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土佐之兵,乃名震四国雄师,如若败退恐遭天下耻笑,故而人人死战,个个奋勇,无一后退。长宗我部元亲率先击破岛津先锋伊集院队,直扑到岛津家久本阵面前,岛津家久被迫亲自参战。岛津方第二阵新纳忠元收拢伊集院的残兵再度出击,击退长宗我部元亲。押后的第三阵本庄队则攻击四国军左翼,突入仙石秀久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