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花怎么种
紫藤花入馔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人陈藏器编撰的《本草拾遗》,“紫藤,味甘,微温,有小毒。作煎如糖,下水良”。我疑心紫藤花入馔是由僧人流传开的。晚唐诗人皮日休《夏初访鲁望偶题小斋》:“半里芳阴到陆家,藜床相劝饭胡麻。林间度宿抛棋局,壁上经旬挂钓车。野客病时分竹米,邻翁斋日乞藤花。踟蹰未放闲人去,半岸纱帩待月华。”胡以梅评曰:“‘竹米’‘藤花’,皆野逸之品。僧家常以紫藤花作油酱,味佳。”元代僧人释来复《采藤花》诗云:“山味有佳品,紫藤春著花。……自知藜藿肠,食淡良非奢。”
《本草拾遗》辑释,作者: (唐)陈藏器撰/尚志钧辑释,版本: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
紫藤花可作馄饨馅,元人倪瓒《云林堂饮食制度集》“煮馄饨”条曰:“细切肉燥子,入笋米,或茭白、韭菜、藤花皆可。以川椒、杏仁酱少许和匀。”这种馄饨馅的具体做法是:将肉切碎,拌入米粒大小的笋丁,或拌入茭白丁、韭菜末、藤花末都行,再加入少量的川椒、杏仁酱,搅拌均匀。将紫藤花用作馄饨馅,这在今人看来,真真风雅至极。明人高濂《遵生八笺·馔服食笺》亦谈到藤花可作食馅,此笺“藤花”条载:“采花洗净,盐汤洒拌匀,入甑蒸熟,晒干,可作食馅子,美甚。荤用亦佳。”
困难时期,紫藤花可用作度荒食材。天地有大美,生活再艰难落魄,只消端出盈盈一盘藤花,生活的底色依然明媚清朗。明太祖第五子朱橚《救荒本草》“藤花菜”条记载了当时河南一带藤花入馔的做法:“采花煠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微焯过,晒干,煠食,尤佳。”紫藤花蕊还可助茶提香,可下酒。清人查慎行听闻藤花此妙用后,立马尝试,并满心欢喜地记录了下来,“或云紫藤花蕊可瀹以点茶、下酒,从自怡园采一斗许,试之,香味果清绝”(查慎行《敬业堂集》卷三十八)。
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榆钱糕”条提及“藤萝饼”,曰:“三月榆初钱时,采而蒸之,合以糖面,谓之榆钱糕;四月以玫瑰花为之者,谓之玫瑰饼;以藤萝花为之者,谓之藤萝饼,皆应时之食物也”。邓云乡极爱这种藤萝饼,特意撰文细谈,“藤萝饼的馅子,是以鲜藤萝花为主,和以熬稀的好白糖、蜂蜜,再加果料松子仁、青丝、红丝等制成。因以藤萝花为主,吃到嘴里,全是藤萝花香味,与一般的玫瑰、山楂、桂花等是迥不相同的”。他在文中还谈到了老北京一道家常菜——“藤花块垒”,且看具体做法:“拾半篮藤萝花,回家洗干净,拌上干面粉,上锅一蒸,熟后起油锅,加点盐和葱花一炒,可说是清香扑鼻,别有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