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书法巨匠具备高深的学养,一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和诗人又在书法艺术上有极高深的造诣,此为少矣。
先生少慕狂狷,率性任情;中年坎坷,历尽磨难;晚年清贫,超然世外。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经历,特定的人文背景和学养,形成了先生书秉金石、物我两忘的独特的书法艺术。如果说自卫夫人后,历史上尚未产生过超越其成就和影响的女书法家的话,游寿先生应当成为冲破这一界限者,而她的书艺成就可谓巾帼不让须眉。
2001年2月初稿
2003年12月再稿于
松花江南岸三宜阁
墨千斤花怎么养2
说说画家张亮 刘晓健中国致公党党员,山东理工大学校外导师,山东艺术学院就业导师,山东合效策划专家团成员,曾荣获2018年度中国营销领袖最佳CMO。
因疫情在家,闲来无事。给三五好友问好,得知他们都在挥毫泼墨,不禁眼生羡慕,于是给自己安排了个小活,爬些格子,打发时间。
一直以来就暗自想给张亮大哥写点文字,可正是因私交甚好,更不知从而谈起,这可能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灯下黑”。认识张亮大哥已有十余年,十年里亮兄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且不说,艺术造诣的厚积薄发,涅槃之变,单就从一而终的美学追求和笔耕不辍的'“早课”,便足以让人心生敬畏。
艺术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这份执着,是很多艺术从业者所匮乏的。作为一个书画爱好着来说,我对亮兄的作品是情有独钟的,是来自骨子里的那种爱;亮兄刚毅的颜值和旷达的心胸里藏着传统花鸟画的深刻隽永,尤其是在刻意追求“慢生活”的当下,每次有机会看到亮兄的画作,就有一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来自大自然的惊喜,不时也会有“返影是深林,复照青苔上”的文人雅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