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品种很多,有蛤、蚌、花甲,西施舌、花蛤、文蛤等,西施舌是一种海蚌,为什么叫西施舌呢?传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并且将美人“西施”献给吴王,以美人计智取吴国。灭了吴国之后,西施又回到越国,越王勾践的夫人一是妒忌西施的美貌,二是担心美人误国,终于有一天他命人将西施沉入大海。从此沿岸的海滩上便长出了这种海蚌,当牠的足部伸出蚌壳时酷似人的舌头,所以海蚌也被称为西施舌。
西施舌最佳制法是用鸡汤汆,此菜是闽菜珍品,与“佛跳墙”齐名,也是人民大会堂国宴上的名菜。海蚌鲜嫩拿来炒,都有点暴殄天物,用熬得浓郁鲜美极热的鸡汤,浇到海蚌上,瞬间即熟,立刻上桌,趁热入口,才能保持海蚌的鲜甜嫩脆,不至于辜负大自然的美味奇珍。西施舌是宁波叫法,福建、江苏、浙江叫做“海蚌”,广东、香港称为“贵妃蚌”。虽然太平洋西岸、日本、印度半岛、中国沿海都产海蚌,但是以福建闽江口,长乐的漳港一带,质量最佳,被称为“漳港蚌”。著名的樟港蚌目前产地价一斤大约在240元左右(大概也就1个)。
现在流行一种蒸汽海鲜特好吃,蒸汽海鲜的特点是能够保持海鲜与其他食材的天然味道,经过蒸的烹饪,更加鲜香嫩滑,瞬间锁住食材水分及营养成分;不饱和脂肪酸不流失,激发食材的自然香醇,蒸汽海鲜不仅绿色环保,还可以调理肠胃,滋阴美容,保健养生。前几天莫公子请我吃海鲜,她在黄寺新开张一家三个渔夫蒸汽海鲜,其中有道菜一筐蛤蜊特有意思,就是各种蛤蜊合为一起,省着单独去点了,桌上有特制蒸气锅,底层放上一些米,米里面有南瓜、香菇粒,锅中不放水,全靠蒸汽和蛤蜊海鲜汁水熬粥,上层摆蛤蜊和各种海鲜材料,三四分钟之后揭开锅,一股鲜香浓郁的气味扑面而来。等吃完海鲜,锅里集海鲜精华的粥也已是粥香汁浓了,喝上一碗,哇,那粥实在太美味可口。
在北方通常是炒,有蒜茸、辣炒等菜式,南方则多用来做汤,在苏州有一道菜叫“天下第一鲜”,其实就是文蛤豆腐汤,是乾隆爷下江南时在苏州吃到后御封的。从此那时起,这个雅号就一直流传至今,闻名于世。文蛤的烹制方法多种多样,可将文蛤肉文火煨汤,鲜美可口,别有风味;急火烩炒,肉嫩汁鲜。如配以肉丝或蛋皮炒食,或拌以面粉制成蛤肉圆,味鲜适口。蛤蜊分泌出来的乳汁,还是高级调味品,烧菜中放之少些便觉鲜香四溢,煨汤则色汁似乳,味醇甘美。
袁枚也爱吃蛤蜊,在《随园食单》水族无鳞单记有:韭菜炒蛤蜊肉和蛤蜊汤两种菜品,蛤蜊讲究生猛新鲜,肉质集细、嫩、脆于一身,无论怎么做,必须要快,断生熟了即出锅,起迟了便肉质干枯不好吃了。下面制做韭菜炒蛤蜊,这是一道春季时令菜,因为春韭最为鲜美,配以细嫩的蛤蜊相得宜彰,袁枚云:凡一物烹成,必需辅佐。要使清者配清,浓者配浓,柔者配柔,刚者配刚,方有和合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