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最终没能卫冕意甲,对于走了正当路线的国际米兰来说,这个赛季也是可圈可点的。
毕竟,想想12年前的欧洲之王穆里尼奥是如何在不到两个赛季的时间里,堕落成一个只能在欧战二线作战的普通强队。
给张看国米的球衣。
最大变量?收购
“高三的时候,我觉得国际米兰是球星黑洞,第三年,国际米兰变成了老板黑洞。”社交媒体上的段子,显然是过去10年国际米兰管理层轮换的写照。
不过相比五年三易其主的AC米兰,同期的国米还是保持了足够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但在财务状况没有好转的情况下,国际米兰已经到了转手求生的关键时刻。
早在去年球队第一次拖欠工资的时候,这支暂时搁置争议,全力冲击意甲的球队就在5月份迎来了第一笔外资的注入。当时,张与来自美国的橡树资本达成协议,后者将通过持有国际米兰68.55%股份的苏宁卢森堡子公司Great Horizon注资2.75亿欧元。
但按照当时国米的阵容和薪资水平,注资救了一时,却救不了一世。
与国米高层张合影。
上赛季,蓝黑军团的年雇佣成本高达3.25亿欧元,其中1.95亿欧元来自年薪支出,1.3亿欧元来自购买球员成本的合同年摊销。
此外,为了偿还托希尔时代高盛的贷款,苏宁在2017年发行了3亿欧元债券,2020年夏天发行了7500万欧元。加上从银行获得的5000万欧元循环信贷,这三笔总计4.25亿欧元的债务将在今年夏天偿还。
同时,国际米兰还拖欠了多家俱乐部约5000万欧元的转会费...
虽然俱乐部试图将偿债期限延长至2025年甚至2026年,但债务延期意味着更高的利率和资本对股权的进一步介入。巴萨的例子几乎离国际米兰不远。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国际米兰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处于竞价出售的状态了。但英国BC partners在试图收购不缺钱的沙特主权基金被苏宁拒绝后,未能与俱乐部达成协议。
今年2月,一个9亿欧元的买家逼近苏宁10亿欧元的心理价位,但双方还是尝到了甜头。
相比于过去几年“过山车”的同城兄弟,国际米兰有着稳中有升的轨迹,无疑更吸引投资者。然而意甲平庸的商机和疲软的竞争无疑让人挠头...
张和他的国际米兰,未来仍然是不确定的。
(本文来自论文。更多原创信息,请下载“The Pap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