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把不同国家的球队聚集在一起打比赛,特别是当他们是各个国家最高水平的球队,拥有一些天才球员的时候,那么这样的比赛就有可能成为‘改变者’。”
今年1月,拜伦·戴维斯接受《今日美国》采访时,谈到了他在亚洲的投资。在他看来,如果能以高额奖金吸引优秀的球队和球员,他就有足够的影响力,在亚洲打出高质量的比赛。
马特接受了采访。
成为2025年世界前三大联赛
判断拜伦戴维斯东超的未来发展,其实是基于大数据。
根据一项统计,2018年的赛事产生了2500万次赛时收视率和4.16亿次媒体浏览量;2019年,游戏时长观看量升至1.17亿,短视频播放量1775万,全媒体浏览总次数超过30亿。
也正是基于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和从赛制到主客场赛制的全新赛制,麦特敢于用100万美元的冠军奖金吸引更多亚洲强队,进而制定了更加惊人的目标——“2025年实现球迷基数和业务收入全球前三的泛区域篮球联赛”。
“亚洲球迷确实热爱篮球,亚洲国家和城市也愿意参与篮球赛事,就像2019年中国男篮世界杯、2021年东京奥运会以及2023年印尼、日本、菲律宾男篮世界杯。”
在马特看来,这一系列单项或综合性的大型赛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对亚洲篮球市场的刺激。
“亚洲市场本来就比欧美市场更活跃。如果能为球迷建立起高水平的比赛,那么我自然对本赛季的商业发展非常有信心。”
辽宁队也获得了东超联赛的冠军。
帮助亚洲篮球提高水平
在建立“世界排名前三的洲际区域联赛”的同时,马特还有一个“终极目标”,那就是帮助亚洲篮球提高竞技能力。
这个“终极目标”其实与马特的个人经历有关——他不仅是中国篮球的老熟人,甚至参与并见证了中国篮球的一个时代。
2007年,易建联在NBA首轮第6顺位被密尔沃基雄鹿队选中时,球队收到了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新闻系学生马特的简历,随后他成为了易建联的翻译。
也就是从那时起,马特与中国篮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组织中国奥运冠军去美国深造,并通过北体大经纪人培训班成为第一位外籍中国国家体育经纪人。
北京奥运会中国篮球的热潮,成了马特建立东超的动力。“我还记得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队和美国队的比赛,有1.84亿观众观看了这场比赛。”
用马特的话来说,“球迷们非常关心自己国家的球队在国际上的表现,但这种比赛的机会太少了,即使是和一些邻国。而且甚至在国际舞台上,欧美球队踢得更好。”
这也是为什么马特一直执着于打造一个亚洲范围的比赛,邀请所有参赛国家和地区各自联赛中最优秀的俱乐部参赛。
这个想法也得到了曾经帮助过中国男篮和多个CBA俱乐部的澳大利亚著名教练戈尔的支持——戈尔成为了东超中国香港湾区翼龙篮球俱乐部的主教练。而他也一直秉承着“跨区域篮球交流可以提高整体水平”的理念。
“像这样的洲际联赛,可以给各个国家的球队提供对抗的机会。经过交流,他们对比赛和训练的认知会不一样,也会开阔眼界。”
“在与其他国家的球队频繁交流后,他们可以与当地联赛分享不同的想法,并帮助自己的国家队,让他们有一个提升和提高。”
戈尔早些时候告诉该报,欧洲篮球冠军联赛是亚洲地区比赛学习的榜样。“奥运领奖台是亚洲男篮的一个空白地,而当欧洲篮球一度希望在奥运会上有所突破的时候,他们通过各国俱乐部之间的交流取得了突破。”
期待CBA球队的“回归”
事实上,马特从2017年联盟成立以来就一直在邀请CBA球队,辽宁男篮在2019年赢得了比赛。
但由于疫情防控和CBA赛程的原因,CBA球队并没有出现在即将到来的东超联赛中。
“我们期待CBA在未来重返这个舞台。”马特告诉该报,实行主客场制的东超联赛未来可能会从8支球队扩大到16支球队。
即使比赛在10月到次年2月,6-8场小组赛也是CBA球队能承受的实力。这场“双线作战”很可能给CBA各队带来各方面的挑战和进步。“希望到2024年第三赛季,CBA球队也能加入。”
吸引中国市场当然是考虑之一,但这位中国篮球的老朋友也希望自己的比赛能帮助中国篮球提高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