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9日17时,日本花样滑冰运动员羽生结弦在东京召开发布会,宣布今后不再参加竞技比赛,但将继续做一名职业花样滑冰运动员。“我将和过去的我进行一个比较,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下去。”
这也意味着他告别了竞技花样滑冰赛场。2次冬奥会冠军、2次世锦赛冠军、众多国际赛事金牌和奖牌,以及对于4A跳的不懈追求……在花样滑冰的历史上,羽生结弦已然刻下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1
1994年,羽生结弦出生于日本仙台市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老师,母亲全职在家,父亲为他取名“结弦”,一来对应儿子的星座(射手),二来是希望他的人生能像弓弦一样张弛有度。
羽生结弦与花滑的相遇并非始于一个美丽的开始。2岁那年,他被诊断患有哮喘。为了缓解哮喘,从他4岁开始,和姐姐一起学习滑冰。小学四年级,羽生结弦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获得冠军。
2010年,他参加了世界青少年花样滑冰锦标赛。赛前,由于过于激动,他还流了鼻血。那次比赛中,羽生结弦夺得了第12名的成绩。他对记者说:“世界上超过99%的人还不知道我的名字,因此哪怕能让知道我的人增加1%,我都会为此奋斗。”
“我认为羽生结弦是天才,但他和别人所说的天才有点不一样。他会比别人付出多一倍的努力,他会为了将天赋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而努力。这种努力的方式,才是他真正天才的地方。”他当时的老师阿部奈奈美说。
因为有哮喘,他要花别人两倍的时间去训练。一般选手每天练20-30次四周跳,他一天会跳60次。即使因伤病无法上冰时,他也会对照着练习录像,一遍遍进行“想象练习”,通过模拟来调整姿态与神情。花滑运动量极大,他常常需要大口喘息才能正常呼吸,所以他总是随身带着预防哮喘的药,也有意识地戴着口罩进行短节目的高强度训练,以此来提高心肺功能。
运动量越大,受伤的可能性也越大。虽然他拥有适合花滑的柔韧性,可天生的易伤体质,使他的身体更脆弱,一场训练下来,常常是浑身的伤。记得有一次采访中,被问到训练情况,他回答:“我已经没有韧带可以断了。”
羽生结弦参加过许多场比赛,拿过很多冠军,但是最让中国观众印象深刻的,是一场没得金牌的比赛。那场比赛被人称为“血色魅影”。
当时是2014年,世界花滑中国大奖赛上海站,赛前热身训练时,羽生结弦和中国选手闫涵相撞。高速的强烈撞击下,羽生结弦整个人直接飞了出去,头部、下颚、腹部、左大腿、右脚关节均受伤,伤口流出的血顺着额头流到颈间,染红了冰面。他侧卧在冰面上,双手紧紧捂住额头,身体因为疼痛蜷缩了起来。教练认为他伤势太过严重,继续上场比赛风险极大。但羽生结弦处理完伤口,喝了一口水,还是继续登场。
4分30秒的表演,他8次起跳,5次摔倒,每一次旋转跳离地面都令人揪心。最终,他完成表演,被搀离冰场,下场后几乎倒在教练身上。
赛后诊断,这次撞击造成了腹伤,羽生结弦确诊为脐尿管残余。有过同样病历的人曾在网上描述,“痛得快晕过去,像利刃刺入腹部翻搅”。就是在这样的疼痛中,羽生结弦完成比赛,获得银牌。
“对于中国观众,很多从没有看过花滑的人,正是因为羽生结弦开始关注这个项目。很多青少年在碰到挫折的时候,能够从羽生的经历上获得力量,羽生身上的励志体育精神是可以鼓舞振奋青少年的正能量。”央视解说员陈滢点评羽生结弦的话让人印象深刻:“命运,对勇士低语:你无法抵御风暴。勇士低声回应:我就是风暴。羽生结弦,一位不待扬鞭自奋蹄的选手。”
2
十一岁时,羽生结弦接受采访,他留着偶像普鲁申科的同款发型。略带羞涩却笃定地说出自己的目标:“我的目标是拿到奥运会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