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羞涩的少年已长大,十一岁的目标早已完成,而他也有了新的目标。
今年年初,日本滑冰联盟曾发布过一条羽生结弦的采访视频。视频中,他说这次参加冬奥会,目标是完成四周半跳(4A)——这是他自索契冬奥会后就立下的目标,如今已过去了8年。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孤注一掷的羽生结弦将自己封闭在了冰场,对手只有不断打破奇迹的自己。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后,羽生结弦不能去加拿大训练,指导教练也不能回日本。只身一人在仙台营业性冰场训练的羽生结弦,每天只能晚间到凌晨独自训练。当所有人睡去时,空无一人的冰场就成了他独孤求败的战场。在冰面孤军奋战的500多天里,一圈圈划过,一次次落冰再摔倒。
羽生结弦能否挑战4A成功?外界对此持怀疑态度。毕竟,4A这个认定被超越人类极限的动作,是被花滑界可望而不可即的传说。想要完成这个动作,运动员需要在0.7秒钟内,完成转4圈半,既空旋转1620°,目前尚未有选手在公开赛场上挑战成功。据测算,4A跳在落冰时运动员要承受接近自身体重的6至7倍的重量,常年练习挑战4A甚至在很多时候成为了羽生结弦不断受伤的原因,但他依然义无反顾。花滑教父米申断言,以目前人类的身体素质发展情况来看,他的有生之年是没有任何选手可以完成4A的。
2022年北京冬奥会时,羽生结弦已经27岁,已经错过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在2月10日自由滑赛前,羽生结弦的脚踝已经受伤了。他打上封闭针,滑向了冰面。随着冰刀落地的那一声响,触碰到了梦想的羽生结弦,用一个未成功的4A,践行了自己的承诺。
尽管摔倒了两次,排名第四,与奥运奖牌无缘,但是羽生结弦在赛后采访中说:“这是目前能做到的最好的阿克塞尔,我已经拿了两届冬奥金牌,这次也没想着要三连冠,这次奥运也只想着完成这个动作,我已经努力做到最好了。”
比赛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羽生结弦谈到自己之所以能坚持到今天的理由。“我的心中一直有一个9岁的自己在不停地呼唤,你可以的,跳吧!但在比赛时摔倒的那一刻,是9岁的我拉起了现在的我。即使多年后,再回头去看那个4A时,我也会这说‘这就是羽生结弦的4A’。”这份坚持,让中国选手金博洋也不禁感叹,“我觉得他的精神是不可思议的。”
比赛结束之后,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深夜以日语在个人社交媒体平台连续发文,为获得第四名的羽生结弦加油。她写道:“拼尽全力,超越自己,以更好的自己作为目标。正因为践行奥林匹克精神,所以羽生结弦受到了很多中国人的喜爱。”《红星新闻》评论说,“打一场打不赢的仗,守一座守不住的城”,解说员很精确地表达了这种悲剧感。他抵达的绝境,没有人陪同,但是观众和所有关注这个项目的人,都想和他站在一起。这是冬奥会上的动人时刻。人们不关心他的金牌,更在乎一个人向“不可能”发出的挑战。
3
羽生结弦在一次发布会上表示,这次冬奥会他收到了超过两万封信件和礼物,得到了志愿者热烈欢迎,也非常强烈地感觉到中国观众对他的喜欢。在这样的氛围里边表演、比赛,他感到非常高兴、非常幸运。
作为一名外国选手,羽生结弦为何能在中国受到如此多的欢迎?
有位网友说的:“与他相比,我似乎从没有真的在哪件事上拼尽全力过……谢谢他让我看到了比所谓奇迹更真实和宝贵的东西——就是贯彻到底、永不言弃的初心。”
除了赛场上的技艺超群值得敬佩外,一些比赛中的其它细节也令中国观众感到暖心。
2月20日,北京冬奥会花滑表演环节,身穿厚重道具服的冰墩墩一上冰场就把自己转晕了,羽生结弦急忙把它拽了回来。结果刚拽回来墩墩又自己转着圈儿摔倒了,又是羽生结弦追过去给扶起来的。
在一次比赛中,中国选手金博洋输给对手,错失奖牌,羽生结弦主动上前,给了金博洋一个大大的拥抱安慰。赢得比赛后,还专门用中文给金博洋加油。
在那场被人称为“血色魅影”的比赛中,羽生结弦和中国选手闫涵相撞。羽生在止完血之后,马上去找闫涵,询问他伤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