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维克多·阿萨尔森这个名字或许不够响亮;但提到“安赛龙”,却绝对是中国球迷的“团宠”。这位现世界排名第一的丹麦羽毛球男单名将,场上霸气、张扬,场下谦逊、努力,更因为一口流利的中文深受国内球迷喜爱。
近日,正在备战世锦赛的安赛龙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他表示,随着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学习中文已不仅有助于他与中国球员交流,更为他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
安赛龙在东京奥运会上夺金。新华社供图
巴黎奥运力争卫冕
安赛龙1994年1月4日出生在欧登塞,这座被誉为“世界最幸福城市”之一的北欧小城人口不足20万,却有着浓厚的羽毛球氛围。6岁那年,安赛龙跟随父亲开始接触羽毛球,从此将热爱深植于心中。14岁,他只身离乡,前往哥本哈根,开启了职业选手之路。
安赛龙的成长速率可谓惊人。2010年,他问鼎世青赛,成为首位也是截至目前惟一获此殊荣的欧洲球员。同年9月,他入选国家队。2016年,刚满22岁的安赛龙率领丹麦队称霸汤姆斯杯,这也是欧洲球队首夺汤杯。随后,他在里约奥运中击败林丹,首战奥运便收获铜牌。12月,他又成为首位夺得世界羽联巡回赛总决赛冠军的欧洲球员。
2017年8月,安赛龙首夺世锦赛冠军,并于10月登顶男单世界第一,打破了亚洲选手对该宝座长达三个奥运周期的垄断。在因伤病经历短暂低迷后,他于东京奥运会前重返巅峰,并在奥运会决赛中力克卫冕冠军谌龙,以一局未失的表现夺冠,成为继同胞拉尔森1996年奥运会夺金后,第二位称雄奥运会羽毛球男单赛场的欧洲球员。
奥运夺冠后,安赛龙大有称霸羽坛之势。本赛季,他在八项比赛中取得34胜1负(退赛场次不计入)的骄人战绩,豪取五项冠军,把当今高手赢了个遍,世界排名稳居榜首。“但我不能说自己垄断了男单项目。”安赛龙谦虚地说,“男单竞争很激烈,谁能赢主要看状态。我最近赢得比较多,只能说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竞技状态保持得比较好。”
虽然拥有1米94的身高,但安赛龙在场上移动迅速、步伐灵活,结合在控球范围上的优势,其进攻型打法已日趋稳定。谈到两年后的奥运会,他直言希望卫冕,但也不会给自己太大压力。“每个人都在进步,我能做的是着眼于当下。”他透露,自己目前没有伤病,身体状况不错,“我会有选择性地参赛,希望将好的状态保持到奥运会。”
此外,安赛龙还谈到了目前整体战绩平平的中国男单。“我不觉得中国男单处于低谷期,因为通过比赛可以看到,有一些中国男单球员的表现很好——他们也一直在进步。”
安赛龙在比赛中。图片来源:世界羽联
办训练营无惧“养狼”
去年8月,安赛龙干了一件震惊羽坛的事——以个人名义在迪拜开设训练营,邀请数位世界排名前60位的男单球员共同训练。训练营拥有先进医训条件,更重要的是为“营员”提供了高水平对抗机会。
这一举动被不少人视为“养狼”,果然,从营中获益的球员重返国际赛场后,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去年底,24岁的新加坡球员骆建佑在世锦赛中以非种子选手的身份夺冠,而他在首轮中淘汰的正是安赛龙。印度好手拉科什亚则在本赛季摘金夺银,且同样击败过“营长”安赛龙。
但安赛龙没有“及时止损”,在今年5月的休赛期再度“开营”,并邀请了更多欧亚高手。“他们都是认真、友好的球员,能充分融入我们的训练氛围。”安赛龙为训练营取得的效果感到开心,“众所周知,对抗在训练中很重要。有些队伍没有那么多高水平男单球员,他们想要提高只能以赛代练。但是如果把这些高手聚在一起训练,对大家来说都有帮助。”
谈到会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安赛龙“秀”起了中文。“三人行必有我师,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能够从其他球员身上学习他们的优点,取长补短,对我也是有帮助的。”他直言不担心这些对手通过训练营了解自己,“我认为真正的强者是,不管与你隔网相对的是谁,你都能找到赢的办法。所以我没有想太多,只想着怎么提高自己的水平,以及尽我的微薄之力,改变羽毛球的现状。”
安赛龙带女儿一起训练。受访者供图
男人应该像龙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