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馆有空调,相对舒服一点,但我们上海男排是冠军之师,小队员要学习老队员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上海青年男排主教练李佳鲁说,这批青年男排以2005-2006年出生的队员为主,通过之前的冬训,队员身体数据有了一定进步,“我们在8月初会参加全国U17锦标赛,目前也是针对这个比赛,以队伍串联和对抗实战的技战术配合提高为主要训练目标。”
男排的训练馆,荣誉墙挂满了冠军旗帜。李佳鲁感慨,这是对小队员最好的教育和激励,“不仅仅只是上海排球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还要有看齐的目标。比如说副攻,你可能没有张哲嘉那么高,但他的一些特点你可以去学。你可能没有戴卿尧扣杀力度那么大,但接发球的一些特色你要去学。”
市运、记忆、传承
今年下半年,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将举办。无论是作为队员还是教练,李佳鲁都有过美好的参赛经历。
“运动员的时候,我打过沙排,与原来上海沙排的优秀运动员徐林胤是对手,他代表虹口,我代表闸北。后来,进入成年沙排队之后,我们俩成了搭档,一起参加全运会。我记得很清楚,有一篇报道的题目,就是从对手到搭档。”李佳鲁笑着回忆。
上一届市运会,李佳鲁则是以主教练身份,指挥市北中学为班底的男排,成功问鼎冠军,“市运会是年轻运动员的第一项大赛,也是一线队挑选苗子的重要平台。对于我们排球来说,优秀队员我们已经大筛了一遍。但年轻球员处于长身体的关键阶段,无论是市运会期间,还是市运会之后,我们还是会下去看一看,有没有条件好的苗子再选上来。”
和李佳鲁一样,经历了市运会锤炼,破茧成蝶的还有仲慧。因为小时候就个子比较出挑,仲慧在二年级就被老教练选中,开始从事排球训练,也是在市运会的舞台就早早脱颖而出。在她看来,上海的排球氛围一直很浓郁,办赛条件和竞技水平也是越来越好,“我自己打了很多年排球了,遇到过一些低谷和困难,中国女排永不放弃、顽强拼搏的精神始终在激励我,我也希望小妹妹们可以传承、弘扬这种精神,发挥正能量,让更多人了解排球,喜欢排球。”
图:王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