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队不仅请外教麻烦,请外援更是,就算引进其他国内球员,也需要对方有军队的关系才能特批入伍,而球员工资又比俱乐部低得多。
当八一队把请外援的想法向上汇报时,得到的答复是“我们做不了主”,仅仅半年后,李康助就回到了韩国。
挣扎
二零零一年,重新杀回顶级联赛的八一队咬紧牙关苦苦奋战,最终赛季惨淡收官,只是保级成功。
最后的两年里,他们移师湖南湘潭做最后的挣扎,球队又相继经历了“初阳事件”和“飞机故障”。种种动荡之下,却再一次闯入足协杯四强。
二零零三年七月,八一足球队撤编,同时被撤的还有八一游泳队。
当时正处于联赛中期,获悉被撤消息的八一队上下无心恋战,因为接到了“不许回京”的死命令。
就是在这拥有五十二年历史的球队的最后一年里,裴恩才与庄连胜的“罗生门事件”成为击溃球员生存信心的最后一击。
九月底,八一全体队员被叫到二楼会议室开会,领队庄连胜到会,球员们似乎已经知道,这是一个更换主教练的“例会”。
当主任说出“为了队伍能冲上中超,下面我们现在请队员们选举主教练,候选者是庄连胜和裴恩才”时,时任八一队主教练的裴恩才怒不可遏地走下了主席台,冲出了会议室。
“选举工作”继续进行,与会的二十九名队员拿着不记名的白纸开始轮流投票,最终庄连胜得到二十二票,而摔门而出裴恩才只得了少得可怜的七票,这是庄连胜第三次担任八一队主教练。
裴恩才对下课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队员和教练都在整我”。因为比赛安排和阵容的问题,起初配合默契的裴恩才和庄连胜渐渐地产生隔阂,最终形同陌路。在裴恩才下课前,两人几乎已经无法交流。
最后这一年,八一队最终以史无前例的十连败结束了最后的征程。巧合的是,也是在那一年,甲A联赛正式告别历史。
职业联赛是面冷镜,不合时宜的情怀都将淘汰,留下的只有理性的计算。甲A完结了,八一也消失了,他们共同化作历史的尘埃。
幻灭
当年的人可能无法想象,八一队解散之后,中国足球却开始怀念这支被冠以“高执行力”的球队,甚至以军训的形式锻炼所谓的血性和志气。
在没有外援的年代,八一队可以不受地域限制的从全国网罗人才。最初的时候,部队背景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单位,刘玉栋就能打成将军。
最早的八一队,名将如云,两大国门李富胜、王振杰,拥有国家队的半条防线,贾秀全、朱波,中锋有盛柏华、杨祖华、张宗本。
除去自身体质的原因,八一队的衰落还有关键因素,那就是大连足球。出于特殊原因,大连人参军踢球,然后加入八一队成为一项历史传统。
而且当时参军有种种好处,社会地位、政治待遇,家里若有人在军队,门上一贴“光荣家属”,当地无人敢碰。
一九八一年,地区行政的划分调整,原来的旅大市改为大连市,大连开始自组足协,自建球队,原先送给八一队的苗子,也就截留了下来。
八十年代中期,地方企业开始介入足球赞助,不到一年几乎所有地方队都接受这类模式。
那时全国联赛尚无主客场,所有球队住在一起训练,吃饭都在一个食堂,地方队接受赞助后个个开小灶,人参炖鸡,王八炖汤,飘香四溢,而八一队只能干瞪眼吃大锅饭。
职业化后,八一队更受冲击,体制所限,军队体工队无法接受企业冠名,然后队中出现几个踢球的巴西人,他们算什么,编制在哪儿,别说外援,连内援也不可能,他们也不可能成为军人。
这种没落是一种市场化和职业化的必然,然而二十年后,却有人开始怀念一支军人组建起来的球队,作为曾经的一面旗帜,它代表了一种纯粹的足球,然而这种单纯无法接受金元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