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凤经常使用的另一个装备是扩音器,因为曲棍球的场地面积大,若是一直大喊,嗓子会哑,因此她淘来了这个“帮手”,“前几天练全场攻防的时候,这个喇叭可派上大用处,能屏蔽旁边道路上汽车驶过的声音,更能清楚地传达教练组的要求,我一直跟斯琴高娃教练说,这是我们当教练之后做得最实惠的买卖,拿到的这些荣誉背后,都少不了它的功劳,所以和那块战术板一样,这个喇叭,也是不能轻易替换的。”
场地的秘密
蓝天、白云、绿草地……在那片修剪整齐的曲棍球场草皮下,藏着一些特别的“秘密”。
按照国际曲棍球联合会的规定,每片比赛场地都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一方面可以让球走得更顺滑,另一方面,也能减少球员受伤的风险。那么在没有人工浇水的情况下,场地湿度是如何保证的呢?
“这片曲棍球场的草皮下面,藏着几个水龙头,会定期给场地浇水,确保条件符合规定。”对于记者的问题,卢凤教练笑着解释道,“也不是场地的每个部分都是湿的,仔细看一下,有些草地略微泛白,那就是干的区域,所以说,曲棍球场地的维护保养,也是一门要求不低的技术活。”
从场地说起,卢凤指导不由感叹国外曲棍球运动的火热氛围,“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国外的很多地方,都有曲棍球社团组织,打球的人很多,场地也很好,整体发展比国内要更好一些。”这位青训教头笑言,希望以后能够有更多的孩子和家长,知道曲棍球场地里的“秘密”,因为这就代表项目真正发展起来了,人才的储备和选拔,也就会变得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