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50人|佐藤康弘:\苏翊鸣教练\光环下的\少年感大叔\50年50人|佐藤康弘:“苏翊鸣教练”光环下的“少年感大叔”
父子、朋友、师徒
澎湃新闻:能否谈谈您第一次和苏翊鸣见面时的情景?
佐藤康弘:2017年在中国举行的香蕉公开赛(编注:亚洲最高级别的单板滑雪坡面障碍技巧赛事)上第一次见到苏翊鸣,当时听说他是中国最年轻、表现最好的选手,在看苏翊鸣滑的时候觉得不错,但有点普通,如果不接受系统的训练,他的天赋就浪费了。之后,有熟人找到我说“能不能指导苏翊鸣选手?” 苏翊鸣和他的父母一起在北京的机场与我面谈了这件事。
佐藤康弘和苏翊鸣(右)一起回看练习视频。 受访者供图
澎湃新闻: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赢得单板滑雪大跳台金牌后,扑倒在您的怀中哭,激动地用英语说:“I love you”。而您提到常在赛前对苏翊鸣说“I love you”。这样亲密关系令许多人感动,您如何看待和苏翊鸣的关系?
佐藤康弘:有时是父子,有时是朋友,有时是师生,有时是教练和运动员。说起师徒关系,始于四年前,当时并没有说“我作为日本教练,和你一起通过单板滑雪朝着奥运会进发”。冲击奖牌的意义在于,我们之间不只是单板教练和运动员的关系,日本和中国、中国和日本一起携手合作,这件事本身就很有意义。这是我们最看重的一点,当时我们这样聊过,小鸣听后也连声说,“是的,是的”。这是我们一路走来的关系。
我之所以有上述想法,是因为最初接受中国队执教工作时,中国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对我坦诚地说:“中国和日本今后在亚洲应该齐心协力共同发展,希望体育成为中日友好的桥梁。”听后我很感动,和苏翊鸣选手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苏翊鸣是有潜力的选手,性格好、很快乐。 以登顶世界最高水平为目标,日本人和中国人齐心协力干成大事之后就会发现,日中友好是绝对存在的。
澎湃新闻:距离北京冬奥会已经半年多,到现在为止都难以忘怀的瞬间有哪些?
佐藤康弘:奥运会结束后的两周,有海量信息在脑中盘旋,难忘的瞬间实在是太多了。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坡面障碍技巧项目上拿到的是银牌,这是误判导致的,所以非常惋惜,但是已经无法改变,因为坡面障碍技巧是非常难的项目,成功与否其实只在于微妙的差异。他在比赛中发挥良好,虽说拿到银牌也非常开心,能夺金当然更好,这么想来多少还是会有些沮丧,但是苏翊鸣和我的想法一样,既然无法改变,就接受事实、再接再厉。
澎湃新闻:新冠疫情给跨国指导带来了困难,您是如何克服的?接下来您的目标是什么?
佐藤康弘:在疫情期间,小鸣每天给我发训练视频,一直问我“怎么办” “这样可以吗”,像这样持续了一年半左右。尽管疫情对训练产生了影响,但在线上频繁交流,感觉更了解小鸣了。原本我还担心因为线上交流,小鸣会越来越松懈,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但是他并没有,一直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好,不断进步,那时候我就觉得这个孩子与众不同。
从苏翊鸣获得金牌的那一刻起,我就收到很多采访邀约,有来自日方的也有中方的。当中国领事馆方面来联系我说,“为了日后的日中友好和中日友好,可以一起出力吗”,我感到非常开心。接下来我会继续指导苏翊鸣,在帮助中国单板滑雪发展的同时,也想让日本的这项运动继续发展。
单板滑雪的最大魅力在于,可以通过这项运动结识很多朋友,形成自己的社群,同行滑雪。我希望有一天,中国和日本的单板社群能够融合,享受滑雪运动带来的乐趣。
中国冰雪运动市场极具商机
澎湃新闻:作为日本教练,在决定执教中国选手时有什么纠结和困惑吗?
佐藤康弘:日本人对中国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也有许多误解,新闻时而出现相关负面内容。我的朋友们对于我做中国队教练没说什么,只有之前公司的一位职员开玩笑说,“佐藤教练,这样可不行,只训练日本选手就行了。”
从我的角度来说,指导日本选手的同时,如果指导苏翊鸣,在时间分配上的确会出现不平衡的状况,“这样会不会有些不妥?”我也有过这样的纠结,但是最终克服了这个问题。我作为日本人,“以日本为重”这样的爱国情绪很重要,但我认为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东西,从长远来看,我和中国的孩子们交流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