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证明,整体篮球是正确的,外线活,海霞活,不完全仰仗海霞,海霞的作用对于全队反而更加灵活高效。全队的攻击力更能迸发出来。
B:体能至上。
那时候的训练强度,讲究的是“三从一大”, 用现在的观念来看,似乎“不科学”,所以后来中国体育几乎所有项目,都把“三从一大”给抛弃了,代之以“科学训练”。
但是必须要说,中国女篮那年夺银,半决赛把体力强、身体壮、擅长对抗的古巴给逼到体力跟不上,靠的是什么?就是三从一大。
体能,永远是竞技体育的基础。
李昕曾经说过一句话:我的身体素质,在队伍里算是好的,可是也练到哭。
练到哭,这简单的三个字,说明李亚光的训练,是一种什么样的程度。
就是凭着这样的训练,中国队从死亡之组里突围出来。
3、最佳后卫
李亚光自己当运动员的时候,身高188,司职分卫,在场上是十足的矮个子,号称“拼命三郎”,在场上非常猛,突破犀利,投篮果断,有一股“上了场就扛着炸药包向前冲”的劲头。
他是钱澄海的弟子,1981年进入中国男篮,能跑,能投,能防,1984年参加洛杉矶奥运会,他是队伍里出色的攻击手。1986年,参加巴塞罗那男篮世锦赛,中国队得到第9名,李亚光以犀利的攻击,出色的跑动,严密的防守,受到广泛好评,当时世界上著名的篮球报纸《世界篮球论坛报》将他评为“最佳得分后卫”。
选李亚光当女篮主帅,当时的国家体委目光是准确的。
4、神投手,绝技已经濒于失传
李亚光是不折不扣的神投手,这个没有疑问。
他作为钱澄海的弟子,很好地传承了当时中国男篮的三大法宝:
紧逼、快攻、跳投。
防守密不透风,攻击疾若旋风——追着屁股打,就是那时候中国队的杀人利器,最厉害的,就是一手漂亮的跳投。
李亚光的跳投,可远可近,没有征兆,各个角度、各个距离都能投,对手防不胜防。他脚步迅速,但是绝不一味抱着球冲击篮下,而是灵活地用跑位倒出机会,急停跳投。
中投、远投,这些投篮看上去平实无奇,实则效果很好,简单的动作,突然的出手,精准命中,没有花式运球,没有漂亮姿态,跑动——突然出手——命中,就这么得分了。
看着简单,其实这项技术很难练,有的运动员,练到指甲多次脱落。没有毅力,很难奏效。
有件事值得一提,现在的中国男篮,有谁会当年李亚光式的急停跳投?
说实话,对于中国球员来讲,这项技术是最适用的。可惜,现在濒于失传。
……
李亚光把这些技术,无疑也带到了当时的中国女篮,因此,那时的女篮会紧逼,会投篮,会快攻。李亚光带队夺得亚锦赛冠军之后,又夺得奥运会银牌,完全不是偶然,而是实力。
看看那时候王芳、李昕、柳青、丛学娣……技术上确实还有好多令现在球员学习的地方。
李亚光执教时间并不长,后来做了声带手术,辞去了女篮主帅职务。结束了短暂而辉煌的教练生涯,象一个白马侠客似的——事了拂衣去,不恋声与名。